沐愛人民法庭位于筠連縣沐愛鎮荷花路6號,建筑面積647平方米,主要管轄沐愛鎮、樂義鄉轄區內的民事案件,轄區面積約22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萬人。全庭4名干警在“一審一書一輔一警”工作模式下,年均審執結案件400件左右。
花園村地處樂義鄉東南面,轄7個村民小組657戶3033人。近年來,花園村聚焦聚力中藥材藥食同源產業,大力發展種植業,現有胎菊1000畝,其他中藥材800余畝,建有標準化胎菊加工廠一座,形成胎菊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式產業鏈。作為“車載法庭”的發源地,沐愛法庭主動延伸審判職能,依托花園村“花田議事”院壩會制度,以胎菊這一朵花的產業發展為助力鄉村建設的切入點,優化分調裁審,拓展普法陣地,為轄區高效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延伸審判職能 一以貫之為民解惑
“對方上門來收了我的菊花但是沒有給我貨款,我也沒有欠條……”“我的員工在對外運送菊花的過程中出車禍我要不要承擔責任……”沐愛法庭干警又像往常一樣,來到花園村村公所,聽種植戶們訴說“憂心事”,對種植戶們的問題一對一給予精準回應。針對種植戶們提出的證據保存、責任承擔等問題,沐愛法庭干警以實務中審理的案件為切入點,引導其注重保存銷售記錄單、聊天記錄、通話錄音等相關證據,并建議種植戶們在合同簽訂和合同履行過程中多留心,及時進行對賬結算,避免以后陷入維權困境。
“到了胎菊采摘和加工銷售旺季,我們就主動到市場上看一看、走一走、問一問?!便鍚鄯ㄍヘ撠熑藦埥鞅硎?,定期或不定期的為轄區種植農戶、專業合作社、小商販等提供法律服務,防范化解交易風險,主動征集意見建議,已經成為沐愛法庭的“規定動作”。與此同時,沐愛法庭在花園村掛牌設立金花調解巡回指導點,指導制定“花田議事”簡要協議書,深度參與當地院壩會等村民自治事項,將法治服務延伸到菊農“家門口”。
優化分調裁審 雙輪驅動紓難解困
“哎呀,你裝修的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我不得把裝修款拿給你!”“我們都是按當時說好的內容來裝修的,你自己回憶一下嘛,你肯定要把錢給我!”近日,張某蘭和史某榮因一起合同糾紛爭執不下。張建明在受理該案后,發現該案標的并不大,但當事人雙方原系朋友關系,簡單一判了之可能會對兩人關系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破壞兩人的友誼。張建明當即決定前往案涉工程裝修地進行查看,以便實質性定分止爭。
“裝修大部分還是符合當初約定內容的,但是確實存在部分瑕疵……”看著眼前的房屋,張建明心里有了數,決定組織雙方進行“面對面”調解,圍繞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張建明既義正嚴辭講清“法理”,又循循善誘講明“事理”,引導雙方進行換位思考,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該案引發的糾紛得以順利化解。
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的最前沿,案件數量繁多且案件類型較為固定,不管是辦理民商事案件,還是辦理涉“三農”案件,沐愛法庭始終堅持簡案快審,繁案精審“雙輪驅動”,分類辦理訴前調解、小額訴訟、司法確認和一般民商事案件,2022年小額訴訟適用率近50%,實現了司法資源的高效配置。
拓展普法陣地 多措并舉力求實效
“這車怎么和其他車長得不一樣,竟然是開庭的設備,真是方便。”一大早,李阿姨就看到家門口停著一輛“大家伙”,上前了解到它的功能后更是連聲贊嘆。原來,沐愛法庭受理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考慮到該類案件牽涉社會公序良俗,案件的審理具有典型性及普法意義,且一方當事人年紀較大行動不便,張建明遂決定將案件審理現場搬到村民家門口。
庭審中,張建明充分聽取當事人陳述,有序引導雙方進行舉證、質證等環節,在歸納雙方爭議焦點、查清案件事實后,張建明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白話向當事人雙方進行釋法析理,贍養義務人最終羞愧地低頭,該案得以圓滿處理。
“巡回審判車不僅僅是開庭審理案件的工具,更是法官說法,傳遞法治正能量的重要平臺?!蹦昃?0余場巡回審判和法官說法,不僅最大程度為人民群眾帶來便利,減輕當事人訴累,還助力良好法治風尚的形成,提升了轄區內人民群眾的法治素養。
與此同時,沐愛法庭緊緊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在轄區內設立巡回審判點、春風調解室、法官工作站,因地制宜開展各類“自選動作”,針對老弱等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專項專職法律服務,有力提升轄區內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司法滿意度。在做好線下普法宣傳的同時,沐愛法庭大力推行網端“云解紛”,推廣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三進”和在線訴訟服務,網上立案、在線庭審、電子送達成為常態,最大限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沐愛法庭牢記審判執行主責主業,在護航轄區“一朵花”出圈的新征程中,將司法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譜寫出司法護航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