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瀘州市瀘縣堅持高位統籌,創新驅動,從“實、嚴、新、治”上做文章,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法治保障。
上圖:2022年7月,瀘縣召開法治政府“以創促建”工作推進會
立足“實”字建機制,舉好“指揮棒”。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推進全面依法治縣的主體工程,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抓法治與抓黨建、抓經濟同步安排、同步督察、同步考核。制定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層層壓實責任。持續推進會前學法、專家講法、任前考法、年終述法。2020年以來,縣政府專題研究法治政府建設工作6次,召開法治政府建設系列會議24次,縣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60余次。
著力“嚴”字立規矩,把好“審核關”。建立“三方會審”機制,未經紀委監委機關、司法局、審計局審查事項,一律不得提交縣政府常務會研究決定。建立基層合法性審查“五步工作法”,推動20個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2020年以來,完成各類重大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2425件次,出具合法性審查報告591份,規范性文件審查率100%。
圍繞“新”字找載體,提升“軟實力”。推進行權“三張清單”制度和“法治賬圖”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成“三證合一”改革試點。制作4159個政務服務事項二維碼,企業群眾“碼上”辦件6.8萬件。設立“辦不成事”窗口,建立“辦成事”閉環工作機制。實行工程建設“四聯合”審批改革,推廣“容缺受理+承諾制”,服務重點項目“快速審批”,壓縮審批時間25%。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三個一”工作經驗獲得中央編辦肯定。
上圖:瀘縣太伏鎮社會治理智慧化指揮中心
上圖:“法娃”普法深受歡迎
突出“治”字求實效,唱響“主旋律”。加強社會治理智能化建設,推進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構建“天地智慧雪”感知源網絡體系。在“9·16”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中,瀘縣“全科網格”得到實戰檢驗。積極拓展“法律八進”,實施“1類主體+1個載體”普法模式,發揮瀘縣“法娃”品牌效應,打造形成法院“七色花”、公安“向陽花”等行業特色普法品牌。建立“公調訴”對接“線上司法確認”機制,升級打造“龍城E網通”平臺2.0版本。開展全省民營企業“兩個健康”示范試點,建立建筑業法律服務中心,為企業量身定制專項法律服務。拓展駐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功能,依法辦理農民工維權案件,其中1件入選全省“五年百佳”案例,瀘縣連續3年被評為四川省農民工服務保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