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營山縣“六抓六強”筑牢免疫屏障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7-31 21:23:27

        免疫規劃工作,是給人民群眾提供生命周期第一道防病屏障和最系統的健康保護,是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營山縣始終堅持“提升服務”與“保障安全”并重,圍繞“抓組織、強責任,抓培訓、強能力,抓宣傳、強氛圍,抓硬件、強基礎,抓標準、強規范,抓考核、強質效“六個重點方面,不斷筑牢免疫規劃屏障。2023年上半年,全省考核的15種疫苗,14種接種率超過92%,排名全市第一。

        一、抓組織,強責任。將免疫規劃工作放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縣級層面,定期向縣委、縣政府報告免疫規劃、艾防、重精管理等工作進展情況,提請縣政府常務會、縣委常委會定期聽取匯報,研究部署相關工作。鄉鎮(街道)層面:將免疫規劃等工作納入對各鄉鎮衛健辦的年度目標考核。村(社區)層面:成立364個公共衛生委員會,將免疫規劃納入公共衛生委員會重點服務項目。全面構建起了“黨委政府主導、醫療機構主抓、村(社區)主動”的組織體系,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最大限度凝聚起工作合力。

        二、抓培訓,強能力。按照“線上+線下+定點”培訓模式,持續提升全縣免疫規劃隊伍綜合能力。營山縣疾控中心免規所成立縣域培訓組和質控組,每周在免規工作群推出學習視頻、PPT、學習鏈接等線上學習資料,做到線上靈活學。定期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并實行培訓結業考核通報和補學制,做到線下規范學。定期開展免疫規劃技能競賽,做到相互學。對9家工作力量薄弱的鄉鎮衛生院開展定點培訓,做到幫帶學。今年以來,營山縣疾控中心組織專題培訓2次,開展免規技能競賽1次,下沉鄉鎮衛生院定點培訓2次,全面提升了免規隊伍的綜合實力。

        三、抓宣傳,強氛圍。把宣傳引導提升群眾認知作為推進免疫規劃的抓手,點對點提高宣傳的針對性,結合全縣兒童信息檔案,定期向家長發送溫馨提示短信,幫助家長掌握接種種類、時間等;面對面突出宣傳的實效性,印制接種宣傳單和給青年家長的一封信等資料,結合公共衛生工作,定期入戶入校進行宣傳動員;實打實注重宣傳的可及性,認真組織開展“4.25”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預防接種媽媽班培訓等系列活動,不斷濃厚積極主動進行免疫規劃的氛圍。今年來,營山縣疾控中心印發各類宣傳資料12萬余份,組織宣傳隊伍全覆蓋進校園1次,聯合縣婦幼保健院開展預防接種媽媽培訓班2次,直接服務家長超4.5萬人次。

        四、抓硬件,強基礎。創建省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打造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新高地。目前,營山縣婦幼保健院成功打造為省級兒早示范基地,營山縣東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積極申報創建中;創新打造“媽咪寶貝小屋”2個,持續優化接種服務環境。爭取上級和縣財政支持,全縣建立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5個,配齊電腦、智慧預約叫號系統等設施設備,切實筑牢免疫規劃的硬件基礎。目前,營山縣已建立數字化AAA級預防接種門診5個、AA級門診15個。

        五、抓標準,強規范。制定《疫苗接種全程可追溯實施細則》,細化疫苗掃碼、接種前告知、“三查七對一驗證”、接種和處置記錄等標準,切實做到按標準操作,確保疫苗接種規范安全。2023年上半年,營山縣疾控中心先后兩次組建專項檢查小組,對全縣預防接種門診執行“三查七對一驗證”、接種留觀落實、冷鏈設置等情況進行全覆蓋檢查,現場出具整改通知22份,整改問題30余起。通過抓細標準和專項檢查,持續提升了預防接種個案數據質量。

        六、抓考核,強質效。將免疫規劃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考核的重點指標,實行指標每月通報、問題每月剖析、成效每月總結、經驗每月提升,層層傳導壓力,步步壓實責任,切實推動免規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則,將以免規考核結果與資金分配、評先評優掛鉤,不斷提升做好免疫規劃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責任編輯:陳九林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丹巴县| 临清市| 毕节市| 兴业县| 读书| 政和县| 建水县| 浑源县| 泰州市| 南平市| 柳河县| 铜陵市| 杭锦旗| 温州市| 五峰| 越西县| 宁乡县| 武强县| 吉木萨尔县| 清原| 蓝田县| 临澧县| 阿克| 荆州市| 新乐市| 石狮市| 昆明市| 磐安县| 化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榆林市| 阿鲁科尔沁旗| 通江县| 保亭| 河曲县| 静乐县| 黔西| 河间市| 阜城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