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在開學“第一課”、國際禁毒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走進校園上法治課,通過法律知識普及、典型案例剖析、法治情景劇等方式宣講毒品、欺凌、性侵等法律知識,2018年以來已開展校園法治宣講55場次,發放宣傳資料7000余冊。
充分發揮“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作用,借助檢察開放日,帶領中小學生參觀法治教育基地,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引導中小學生提高知法、守法、用法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借助網絡法治云課堂,結合馬邊檢察院以往辦理青少年犯罪真實案例,講述違法犯罪的基本知識,擴大了法治宣傳的覆蓋面,提升了法治教育的影響力。為索瑪花種子的生根培育溫暖的環境,用心呵護其生根待發,迎接萌芽的到來。
用愛護“萌芽”
注重依法辦案,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2018年至今,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4人,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6件22人,其中辦理的“阿羅某某司法救助+社會救助案”被評為樂山市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認真落實幫教,“應用盡用”附條件不起訴制度。近年來,依法對7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或者相對不起訴決定,認真落實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制度、建立“一人一檔”幫教檔案,通過聽取思想匯報、開展社區義工等方式進行幫教,及時掌握其學習、工作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預防其再次犯罪,最大限度的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幫助他們重新修正人生的航線。
狠抓“一號檢察建議”,持續強化校園安全建設。先后對全縣44所中小學幼兒園、12家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落實“一號檢察建議”專項檢查,深入縣域內各中小學開展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切實守護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對行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12份,均得到有效反饋與整改。聘請未成年檢察公益訴訟觀察員11名,拓寬線索來源渠道,形成未成人保護合力,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空間,為索瑪花的萌芽提供適宜的環境,靜待花開,華麗綻放。
用情待“花開”
注重協作聯動,與法院、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門會簽《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公開審查辦法(試行)》等文件,持續具化、細化、實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舉措,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發展,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撐起法律保護傘。
構建“多元救助+定期回訪”救助體系。主動聯系協調縣民政部門、教育部門等,將被救助對象納入困境兒童予以長期救助,盡可能為其今后的生活和學習解決后顧之憂。拓寬救助渠道,開展心理疏導。對未成年被害人進行救助的同時,對其予以關愛,組織檢察官定期回訪,了解被救助對象生活和學習情況,給予孩子愛的關懷,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陰霾,陽光面對生活,助力索瑪花開,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