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烈日,走進眉山市東坡區修文鎮岳營村一處坡地上,只見枝葉繁茂的桃樹上,淺紅色的桃子掛滿枝頭?!斑@還沒有完全成熟。”擺弄著沉甸甸的樹枝,眉山市雙雙鳳凰李水果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雙均樂呵呵告訴筆者,“這是我自己培育栽種的‘文君桃’品系,其實在南充市蓬安縣那邊與人合伙種的1000余畝‘文君桃’,迄止7月上旬就采收完了,總產量達到400萬斤,按股份我獲純利160萬元。因為眉山這邊的氣候等原因,所以‘文君桃’成熟相應會推遲一些?!?/span>
今年57歲的李雙均介紹,他作為高級農藝師,早年在西昌農科所一萬畝農場任總技師,專職從事水果新品種的開發研究和技術指導,后因農科所改組等原因,他便返回家鄉自主創業。從種植李子起步,在眉山市東坡區修文鎮岳營村流轉荒坡地85畝,既大片種植自己培育的“鳳凰李”新品種,又潛心研究開發桃子新品種不放松。尤其是2018年,他打探到河南省鄭州市果樹研究所有一種不知名的桃子新品種,便引進樹枝條與自己培育的實生苗進行嫁接,試栽成功后經人指點取名“文君桃”,并形成早、中、晚三個品系,由此開始大量種植,產出效果很是不錯。
該品種桃子具有果型較大、半淺紅色、含糖量高、脆甜可口以及產量高、耐儲存等優勢特點。因此,一面市就很緊俏,難滿足消費需求。
為迅速擴大種植規模,從2019年初開始,李雙均依托眉山東坡這邊的果樹基地,邀約其他三個股東合伙,到南充市蓬安縣的新園鄉,共同成片流轉荒山坡土1000余畝,一舉投入資金600多萬元,在當地政府各級的全力支持和投入下,整理土地、修通道路、整塘蓄水、購置機械、鋪設管網……配套完善所有基礎設施,把1000余畝的“文君桃”全部栽滿。
桃園從2021年開始試果,加上科學管理有方,產量連年數倍增長。由初投產年的20萬斤增長到2024年的500余萬斤,引來省內外數十個商販競相收購,平均每斤售價3.1元,最高每斤售價4元,共實現銷售收入1550萬元,除開肥料、藥劑、管護、人工等系列開支,凈獲純利500余萬元。“由于我占股東的股份大些,當年分紅利達到200萬元。”李雙均坦言,“今年由于受前期干旱等氣候條件影響,雖然桃子總產量只有400萬斤,但我仍獲利分紅160萬元,還是賺的還盆滿缽滿?!?/span>
引業主帶動,興一方產業。李雙均說,“如今在我們合伙經營的1000畝桃園,不僅為當地40多名村民提供了常年性務工崗位,另外還有吸納一兩百人投入季節性臨時務工,總計每年發出的務工工資就有150多萬元。同時,還帶動周邊村群眾種植‘文君桃’一萬多畝,共同走上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之路,讓當地廣大農村群眾實現增收致富,現在果園周邊的富裕戶比比皆是?!?/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