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探索“鏈條監管、主體監管、分類監管”管理模式,靶向解決農村集體聚餐“多、小、散、亂”問題,多年無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鏈條管。嚴格執行農村宴席前期申報、過程監督、事后報告制度,一次性就餐100人以上的農村自辦宴席須提前3日向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備案,組織簽署“三書兩表一要點”。今年來,備案登記“壩壩宴”921次,簽訂責任告知書900余份,保障10萬余人次用餐安全。
主體管。分區域對全市52支鄉廚隊伍實行集中規范管理并統一培訓,專業化授課講解和針對性地開展培訓考核5余場次,制定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等管理制度15個,明確“壩壩宴”食品進貨渠道、制作流程、服務標準等內容,鼓勵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壓實主體責任。近年來,開展培訓1045人次,鄉廚取得健康證達2295人。
分類管。全市聘請協管員1000余人、信息員1萬余名,撬動全市食品安全監管從“一員管理”向多元治理轉變。按申報規模大小和分級監管要求,分別由縣(區)、鎮(街道)、村(社區)干部進行現場技術指導。推動農村集體聚餐在線監管,實現“網上”備案管理。今年來,開展農村“壩壩宴”檢查達1108次,整改隱患900余處。(賴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