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門檻“減負”。減深化商務秘書企業托管模式,將適用托管的行業類別由原有的批發和零售業等7類拓展至建筑裝飾和裝修業、運輸代理等15類,目前在托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1700余戶,為市場主體節省運營成本3600余萬元。
組合拳“減費”。全面免除新開辦企業刻制印章費用,已為新開辦企業減免刻制印章費用約368萬元。今年年初以來為受到疫情影響嚴重的市場主體減免計量、特種設備、食品、藥品等檢驗檢測費用約187萬元。清理行政審批中介、行業協會水電氣等涉企收費,退還85.21萬元。
護權益“減壓”。建立民營企業維權(訴求)處置聯動機制,以內江甜城企業服務釘平臺為載體,實現“實時政企溝通”,全面開展“十百千維權護航”行動。今年來,受理制造業、交通運輸、商貿服務等領域的民營企業訴求(維權)案件158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01.7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