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做支撐。為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內江市中區堅持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著力在“快”“優”“簡”上下功夫,強力推動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主導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一是減低準入門檻,實現“寬進嚴管”。通過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取消年檢改年報、住改商等改革舉措,降低準入門檻,著力工商登記便利化,助力創業就業。二是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全程電子化登記,新設立登記實行“小時清單”,大力推行“營商通”APP掌上服務,讓群眾少跑路、少填表,確保“零見面”登記注冊業務辦理有力度、有速度。四是推動市場主體實名登記注冊工作。以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為依托,充分發揮系統人像合成和筆跡比對技術優勢,充分應用線上實名注冊驗證平臺,全面提高登記審批效能和政務服務水平。五是繼續推行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免費印章刻制服務,累計提供免費印章554套。
協調溝通,探索行政審批新模式。一是實現重大項目企業開辦無縫銜接,以“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等方式及時予以支持辦理,截至目前辦理6戶。二是實行“先行發照、承諾后補”,累計辦理30件。三是開通“川渝登記檔案智慧查詢”,實現群眾“零接觸”查詢、打印、下載企業電子檔案,累計查詢89份。四是打通“個轉企”系統升級渠道,截至目前已辦結34戶。五是全面構建川渝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一體化服務體系,全面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便利、完善、優化、資源更為集約的市場準入新模式。
大膽篤行,打造登記注冊新方法。一是不斷深化和拓展商務秘書托管登記推廣工作,目前已辦理商務秘書企業一戶:內江嘉豪商務秘書有限公司現入駐托管企業17戶。二是強化住所(經營場所)申報登記制改革,建立集群企業住所托管制度,針對無力購買或租用獨立辦公場地的創業型小微企業,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申請人可以自由選擇將實際經營地址、托管機構地址、工位編號地址等信息作為住所(經營場所)進行申報,自主決定按照集群注冊登記的方式申請辦理注冊登記,加強對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的事中事后監管,實行集群企業準入負面清單,建立托管企業服務管理和信用監管機制,進一步降低創業成本,釋放市場資源,激發社會創業創新活力,助推構建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一址多照創新集群登記,目前企業登記277戶,個體集群登記3542戶為內江市首例。
規范主體行為,廉潔高效運營
統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年初印發《關于統一使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的函》(內市區市監函〔2022〕6號),要求全區開展雙隨機抽查工作的部門統一使用四川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結果集中公示和綜合運用,實現雙隨機監管數據的統一歸集和共享。制定了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年度計劃,受疫情影響,目前聯合檢查開展1次。完成本系統的各類雙隨機方案38個,抽取各類市場主體116戶,完成情況100%。
圍繞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1-6月,完成民營經濟增加值45.6億元,增速3.1%,排名第四,占GDP比重53.4%;1-7月,完成進出口額5.93億元,民營占比100%,排名第一;1-8月,完成民間投資13.97億元,占比17.1%;1-10月,新增城鎮就業人口8175人,民營經濟完成稅收4.88億元,占比98%。
大力查處侵權行為,著力保護知識產權
一是以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工作站為依托,加強政策引導,充分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截至10月,我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0件,排名第四,增長11%。二是繼續協助企業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對接,截至目前協助企業完成知識產權質押2件。三是嚴厲查處涉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等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截至目前,查處各類違法行為5件,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5份。
市中區市場監管局下一步將繼續堅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破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切實讓各類市場主體、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安全感、公平感,為企業營造出“落地內江、甜蜜回報”的營商氛圍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