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縣司法局堅持需求導向,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工作定位,挖掘職能優勢,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在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市場主體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提升。
強化政策規范,肅清營商法治環境。對照《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清理2012-2019年以縣政府和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的49件涉及營商環境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重點清理是否違法設定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相關內容,經審查,失效12件,廢止2件。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清理各部門報送的證明事項47項,全面取消無法定依據的各類證明事項,對依法依規確需保留的證明事項,進一步優化辦理方式,不再要求當事人去全部提供。
強化工作對接,延伸法律服務觸角。定期開展“法律進企業、進園區”活動,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菜單式”法律服務,將公共法律服務向企業延伸。聯合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門,借力法律顧問,積極通過座談、問卷、電話訪問等形式,進行“法治體檢”,同企業架起“連心橋”,結合企業復工及疫情防控工作,有針對性的解答企業相關法律咨詢,量身定制包括法律風險點提示、風險防控建議等在內的體檢報告,以法治力量為企業紓解困難,蓄勢提升,助力企業穩步健康發展。
強化優勢發揮,健全多元調解機制。強化“五員定位”,完善“一核多元”糾紛調解工作體系,整合律師等各類專業資源,建立“1+X”模式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24個,努力發展專業化、社會化人民調解隊伍,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吸納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退休老干警、老干部、老黨員和社會工作者等力量,充實“特邀專家調解員庫”,不斷壯大基層調解力量。今年我縣已新成立了萬平、文貴、建康等6個個人調解工作室和市醫調委仁壽工作站,為各類矛盾糾紛的化解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的解決途徑,不斷滿足企業和群眾對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務需求,便民服務實現再加速。(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