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建設法治樂山,讓群眾在工作、生活中都能有更好的法治保障,樂山市高度重視立法工作。2017年至今,我市先后出臺了《樂山市中心城區綠心保護條例》《樂山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樂山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樂山市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樂山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等7部地方性法規、規章。
其中《樂山市中心城區綠心保護條例》是四川省首部實施生態搬遷的地方性法規,新華網、四川電視臺等各大媒體紛紛進行了宣傳報道;《樂山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確立了最嚴格的飲用水源保護制度,其中多措并舉對飲用水源實施嚴格保護的經驗做法得到《人民日報》的宣傳推廣。《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是全國范圍內首次由設區的市為世界雙遺產量身定做的地方性法規,確立了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保護措施和剛性制度約束,嚴格保護世界遺產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為世界雙遺產保護披上了法治“金字”外衣。
“立法工作是大事,我們一定要用以人為本、問法于民、立法于民的理念,立‘立得住、真管用、有實效”的良法。”這是樂山市司法局立法科科長唐平在工作中常掛在嘴邊的話。
2016年7月23日,四川省人大十二屆市委會第27次會議賦予樂山市開始行使設區的市的地方立法權,市政府法制辦法規科承擔起擬定地方性法規劃案和制定規章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由于缺乏立法經驗且相關立法機制尚不健全,前期的立法工作中充滿了困難與挑戰。時任法規科科長的唐平深知不能辜負組織的重托,更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殷切希望,面對困難與挑戰要以無畏的心態迎難而上。
“這是我人生經歷中一次全方位鍛煉的機會,我將毫無怨言、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緊張有序的立法工作中去。”
地方立法工作單調、枯燥、乏味,復雜與艱辛更是常伴在側。不僅要在內容上確保用詞用語精準規范,更是要將來自群眾最一線、最接地氣的聲音上升為地方性法規規章。伏于案頭仔細查閱相關法律法規,挑燈夜戰歸納整理修改意見,深入群眾耐心開展走訪調研成為唐平工作的常態,這也使得她的頸椎病更加嚴重。吃止痛片、貼膏藥也不言退縮,她始終咬牙堅持在立法工作的第一線。
地方立法工作也常有快樂,這份快樂來自群眾。“身邊群眾看到與自己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難點,通過立法得到積極回應解決,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我心里也樂開了花”,她笑著和我們說到。立法立的是人民群眾所需之法和所要之法,只要人民群眾滿意了,那么工作中的苦也成了樂。
12月23日,四川省政府印發《關于表彰四川省環保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唐平被授予先進個人稱號。面對榮譽,她說:“我為自己是一位立法工作者感到驕傲和自豪。我自豪,因為我們的立法隊伍有優秀的領導,有互助的同伴,有強大的凝聚力;我自豪,因為我們的立法隊伍有鋼鐵般的意志、鐵軍般的戰斗力;我自豪,因為我用自己的方式為促進樂山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做出了自己應有的努力和貢獻。”(謝紅霞 林天清 鐘璐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