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詩人王行水詩集《雪峰山的黃昏》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湖南云上雅集全案運營,即將在當當、京東、新華等平臺上市發行。
王行水,筆名三都河,20 世紀 60 年代出生于湖南溆浦。自 20 世紀 80 年代初期開始詩歌創作,其作品已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等眾多報刊發表千余首,入選《中國詩歌十年》《中國當代實力詩人詩選》等多種選本。他還出版了《泛舟長河》《夢幻夜郎》等多部詩集,作詞歌曲《冰糖橙之戀》獲 2023 中國村歌大賽二等獎,并主編《懷化九人詩選》。作為 “湘西之子”,王行水現任湖南省詩歌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其作品將溆浦方言、巫儺文化、農耕文明熔鑄于詩行,被譽為 “涉江吟詠的現代傳人”。
對于王行水的詩歌創作,學界給予了高度評價。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謝冕認為:“王行水的詩清新自然,不事雕琢。他的目光既關注土地上的現實百態,也投向夜郎峽谷的深邃啟示。其詩作兼顧現實與幻想,寫詩既是他的心靈需求,豐富自身精神世界,也期望提升讀者境界。”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研究所所長藍棣之表示:“詩壇,或者說先鋒詩歌的創作,雖然恍如隔世,但王行水的詩創作與之相通,這種相通隨處可見。王行水不必寫那種‘恍如隔世’的詩,只要他了解這種‘恍如隔世’的性質,其詩創作的成就及前程便不可小覷。”
在詩集代自序《一個人的 “三三” 詩團》中,王行水以獨特視角寫道:“三千漢字摩拳擦掌、個個奮勇爭搶著出征,三千粉絲歡呼雀躍、為詩人沖刺三千首詩全程伴跑鼓勁加油……” 字里行間盡顯其對詩歌創作的熱忱與獨特理念。
該詩集內容豐富,分為四輯,呈現出韻味十足的詩歌世界。“四季交響” 以二十四節氣為經,以雪峰山的晨昏雨露為緯,編織自然生命韻律;“舌尖飛舞” 輯錄美食詩作,以溆浦粉蒸肉、辰溪血鴨等湘味為載體,將味覺轉化為文學盛宴;“山水有約” 中,詩人化身 “地理詩人”,讓山河成為哲學沉思道場;“花草盎然” 聚焦植物世界,使草木成為有呼吸、有記憶的生命體,交織果樹生長史與時代變遷,展現對生命細節的極致敏感。
詩集以雪峰山為圓心,輻射溆浦、沅陵、芷江等文化重鎮,熔鑄楚文化、民族風情等為文學磁場。既是地理書寫,更是文化基因的當代轉譯。詩人以 “一日一詩” 的虔誠,在三千個日夜中淬煉生命哲思,形成獨特創作方法論。(張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