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賈璋岷:法制記者的詩歌筆記?(五首)

        來源: 作者:賈璋岷 發布時間:2023-04-24 23:37:18

        云  杉

        ——致森林警察 

        764ad07595cef7cfff5ec8967f809b4.jpg

        把每一次的早巡,交給晨露

        林區靜謐,鳥啼聲里仍然肅穆

        碎葉,是昨夜風雨的尾聲

        巡林人的夢境,融進堅實的腳步

         

        看那亭亭云杉,圓潤了皺褶的樹干

        每一次搖動,都是森林的音符

        蘊藏,有一種能量的守恒

        野火也許正在咀嚼力度

        巡林人的目光,如林間清流的小溪

        亮澈翠云,調和失衡的樂譜

         

        他知道,有幽怨的眼神

        游移在密林深邃更深處

        那是大自然的精靈,進化——

        地球有人類,還有萬物

        讓造化之物,在森林里自然呼吸

        與萬物之靈,攜手共舞

        捻滅每一管預謀噴射的子彈

        這里,沒有刀箭沒有殺戮

         

        森林,數不盡的星空

        陽光,一旦投進如濺如瀉的光瀑

        每個生命,活力源就會萌動

        包括,每朵鮮花每棵小樹

        交響,在耳畔無數次奏響

        和諧的泉水,沿著山脊汩汩流出

         

        斜陽繁花,爛漫著黃昏的山野

        歸隊,把凝望留在今夜的薄霧

        畢畢剝剝的拔節聲,在燈下

        值班本,寫下云杉的歡快與痛楚


        (車過阿壩州理縣米亞羅。在川西林業局,結識了幾位森林警察。走進森林之中,聽他們講述充滿色彩的故事。1950年,建立川西伐木公司,這是四川最早的國營森工企業,1952年它由灌縣遷到阿壩州理縣舊縣城雜谷腦,更名為川西森工局,1955年遷到理縣米亞羅,70年代更名為川西林業局。今日的米亞羅,號稱最大的紅葉觀賞地,風光無限。幾十年伐木與造林的甘苦,難以盡述。采訪時在1996年,長江上游林區禁伐木令頒布在即,森林警察隨時繃緊警惕的神經)

         

        傷  口

         

        每一次警笛的鳴響,都是傷口

        緩緩流淌的血,暗紅如深冬的垂柳

        傷害,在皮膚的淺層

        有的,或深或淺潛伏在肌腠

        刀傷槍傷火燒傷,唯有

        檢察卷宗記錄不尋常的節奏

         

        貪賄,是野火在蔓延

        瀆職,是冰冷的蛇在游走

        再博大的莽原,水土也會流失

        再健康的體魄,禁不住幾顆毒瘤

         

        把銀河水引來,沖刷瘡痍

        高舉柳葉刀,伸展醫國手

        每一道傷口都是裂紋

        警笛響起,就是查驗創傷的時候

        把創傷縫合,讓肌芽萌新

        把毒瘤剜去,讓功能重構

         

        沒有裂縫,大地總是春天氣息

        每一場雨,都是歡樂的醇酒

        傷口愈合,肌體舒展健康活力

        每次騰挪,陽光都在照耀滲透


        (不管是在省里,還是在基層,采訪檢察機關,翻閱每一卷偵查、起訴的卷宗,總有一種與公安機關的偵查卷宗和法院民事案卷不同的感覺)

         

        眼  神

         

        一開始,眼神如冰

        冰清玉潔的透徹,不僅僅是單純

        那是雪花飛舞的時候

        寒風中的水,對季節的忠誠

        明明白白的感覺,就是

        眸子里的清朗干凈

        還有,蔑視與不屑

        凝聚著一塊透明的水晶

         

        一頁一頁,翻過如山的界碑

        手指頭的風,卷起和聲

        春天的氣息,悄悄送到身邊

        眼神,伴隨春風柔和的每段過程

        回望霜雪的融化,每個疑團解開

        一樹樹花開,是最美的聲音。

        笑意掛在嘴角,迷宮般的跋涉

        一步步,攀上懸崖接近山頂

         

        眼神中有火,思索如夏季的晴云

        熾熱,天如火水似銀

        陰陽兩極的對撞,上升了新的礫石

        看到了光,看到了火星

        走過暗夜里的崎嶇

        月落,銜接出新的黎明

        激情燃燒的澎湃,執著

        牽長拉細火熱的流韻

         

        沉甸甸的時刻,到了收獲的階段

        眼神,飛揚一種愉悅的幽深

        果實,看得見新鮮的滋味

        秋天的陽光,成為金色的象征

        空氣里,也有接近成功的暗示

        不急不躁,迎接渴望中的風景

        那是千回萬轉的追求

        也是,身邊無數人的憧憬

         

        經歷一次庭審,完整地

        讀懂法官一年四季的表情


        (無數次耳聞目睹法院的審判,每一回,都在法官的臉上,讀到一年四季的變化。這種變化,要細心體會。眼神,不經意間,就是一年四季的風霜雪雨、風花雪月) 

         

        暮  靄

         

        一不小心,你把天平傾倒過去

        請允許我把它扶正過來

        有的時候,采訪與寫作也是探案

        云遮霧繞,是一種常態

        或許,陷阱就在樹蔭下

        有一雙雙陰險的眼睛在等待

        等待某種誤判

        等待新的傷害

        況且,人心的暗角深處

        不總是無痕的花朵綻開

        不用最極端的視角瞄準你的失誤

        誘惑,揮筆間處處都在

        還有,虛榮心的荒草漫煙

        盡管,我不說有一種對金錢的膜拜

         

        我看到了那跛行,步履蹣跚

        我聽到了那抽泣,目光悲哀

        我感覺到了施暴者的權勢,炙熱

        我領悟到了執法者的繞行,無奈

         

        那就讓我出擊,把筆記本鋪開

        法庭的鏗鏘,如同回音壁的境界

        一陣陣掌聲響起,激蕩

        潮水,波涌出蔚藍色的大海

        記錄潮起潮落的深重呼吸

        貝殼,散放在沙灘上發呆

        陽光,把形形色色的病毒過濾

        鼓勵著所有的執著與熱愛

        濺淚成珠,是受害者妻子感激

        大膽喊一聲,是工友們由衷的感慨

        深夜的面包屑,是行車數百里的能量

        清晨的陽光,把昨夜風雨剪裁

        整整一天的庭審,疲倦

        融化進夕陽溶金的斑斕云彩

         

        整個版面,攪動云翻飛霧

        每個字,拼出案情真相的記載

        內心無限平靜,靜觀流云在游走

        峰巒里,霞光驅走沉悶的暮靄


        (1980年代中期,一家報社報道一起傷害案,根據鑒定機關有爭議的鑒定報告,報道出現失實情節,為這起案件的審理帶來周折。從成都到內江,再到庭審現場,寫出《本案報道失實》,澄清了一起冤案,案件的審理回到正常軌道。受害人洗白冤情,送來錦旗。那家報社的紀檢機構,來調查他們記者在采寫前后的失范狀況。基于新聞法治與倫理的共識,對這位同行進行了保護。文章,后收入同名專著中)

          

        黑白悲欣

         

        密林里,精靈們在詢問

        有種感覺到了祈盼的邊緣

        游移的目光,咀嚼出箭竹的紛紛凋謝

        它們的花,帶不來完整的春天

        竹子開花,是白色是苦悶的象征

        熊貓的黑白,陪襯著千峰萬嶺的陰暗

        當一只熊貓倒下,虛弱

        如同飄落的片片白雪孤單

        連安息都成了奢望,鋒利的刀

        刃鋒游走,毛皮撕裂在顫栗之間

         

        哭泣,把控訴留給大山

        風的嘶鳴,卻隨意拋出更兇猛的子彈

        人性的惡,就這樣被激發

        就像一陣陣黑浪,掠過海面

        白色的渴望,嘴角白沫的嘮叨

        全然沒有萬年進化的尊嚴

        愚昧,把一種蠻野揮灑

        窮困,把一種情感作賤

        標本架上的熊貓,冰凍的姿勢

        你在笑,我的淚已滴下眼簾

         

        該行動了,老記者拿起他的筆

        貢嘎雪山,淬煉過他的忠心赤膽

        豪情,從綦江河一路流淌

        西康的風,吹硬了他的雙肩

        每次坎坷,他扛起記者的榮譽

        每次微笑,酥油茶增添了他的能源

        把真相告訴世界,要快

        聽吧,這聲聲帶血的呼喚

        告慰蒙難的精靈,每天都是安息日

        還在森林的寶貝,你們不要躲閃

         

        謝謝你的信任,我看完連載的草稿

        每一頁,讀到你的激情飛濺

        記者的豪情,會冷卻愚蠢的渴望

        你的筆觸,會點亮執法者心中的火焰

        相信每一次日出的承諾

        相信每一次風動的情感

        這一天必將到來,每只熊貓

        都是國寶的待遇與莊嚴

        在山林里,你們有自由的領地

        在這座城市,你們的身影都將是寵萌封面

        (1980年代前期,川西山野出現大面積的竹子開花,大熊貓食物匱乏,死亡增多。剝皮出售,以供境內外一些機構制作標本的現象,此起彼伏,誘發起獵殺大熊貓的事件。四川法制報以《滴血的大熊貓皮》,進行連續報道。采訪記者龔伯勛,原為甘孜日報領導,1950年代初,投身革命大學,從綦江縣出發,奔赴西康省,在黨委機關,在文化單位,奉獻極多。調回省城,作為法制記者,采編了大量佳作。這篇長篇報道,詳盡披露樁樁件件令人發指的事件,引起高度重視。此種惡行,迅速得到遏制。直到今天,看到肉滾滾的熊貓,甚至看到那呆萌的照片或圖案,有時,當年鏖戰的崢嶸歲月種種情形,包括老記者的奉獻精神和成績,就會浮現在眼前。老記者龔伯勛的這篇大作,后收入他的專著《歲月留痕》)

        (補記:令人尊敬的龔伯勛老師,由于感染等原因,于虎年與兔年交接最寒冷的時候,永遠離開了人世。謹以整理出來的當時詩作和回憶,紀念這位以“魂系康巴”自勵的優秀記者)

         


        作者:賈璋岷

        參與創建四川法制報社,擔任過報社記者、部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攀枝花市| 富宁县| 拉萨市| 巴青县| 江津市| 七台河市| 垣曲县| 石渠县| 临城县| 汶上县| 察哈| 方山县| 遵义市| 同心县| 阜阳市| 淄博市| 武宣县| 尖扎县| 酒泉市| 临夏县| 石嘴山市| 桃园县| 贵定县| 祁阳县| 茂名市| 湖州市| 福清市| 饶河县| 尉犁县| 双桥区| 孙吴县| 蛟河市| 腾冲县| 仙游县| 盐源县| 灵丘县| 永泰县| 峨眉山市| 依兰县|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