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痹诮ㄔO美麗中國的偉大征程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應當以堅定的信念和扎實的行動,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堅做信念如磐的“綠色擎旗手”,勇做躬身篤行的“生態答卷人”。
信念如磐,筑牢生態文明之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沙塵掩埋蘇美爾文明,樓蘭古國駝鈴消散于羅布泊朔風,這些慘痛教訓深刻地揭示了生態與文明休戚與共的關系。當生態紅線被突破,文明大廈的根基便會動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的戰略部署,為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黨員干部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珍視生態,像守護生命防線一樣堅守生態紅線。在執行決策、制定規劃時,將“生態紅線”視為“生命線”,毫不動搖、寸土不讓。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城鄉規劃、產業布局、項目審批等每一處細節,堅決杜絕損害環境換取虛增數據的功利行為。只有黨員干部信念如磐,才能引領全社會樹立正確的生態觀,為生態文明建設筑牢思想根基。
躬身篤行,書寫綠色發展答卷。生態文明建設絕非紙上談兵,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建設者歷時五十六載將荒漠沙地變成百萬畝生態屏障,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理員用凍裂的雙手開辟野生動物遷徙通道,洞庭湖生態監測團隊連續七百二十天開展水質動態巡查,大興安嶺林區管護分隊建立全要素森林資源數據庫……這些扎根一線的黨員先鋒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為生態文明建設書寫了一份份亮麗的答卷。黨員干部要以這些先鋒為榜樣,勇做綠色變革的破冰先鋒與生態文明的領導者。在鄉村振興中,創新發展林下經濟產業鏈,實現生態資源向富民資本的轉化升級;在城市治理網格工程中,構建全民參與的生態文明實踐體系;在政策治理中,組建黨員攻堅專班,在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實施掛圖作戰;在制度制定時,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將生態保護成效納入黨員干部考察體系。通過躬身篤行,黨員干部要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領域展現作為,推動綠色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擔當使命,共繪美麗中國畫卷?!安菽緹o言,見證奉獻;江河奔涌,映照擔當?!痹诮ㄔO美麗中國的新征程上,生態環境保護是對每一位黨員初心和成色的重要考驗。黨員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甘于奉獻、久久為功;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真抓實干、奮勇向前。讓我們每位黨員干部勇當生態答卷人,以扎實的行動為山川潤色、為江河清源、為大地披綠。相信在全體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不負青山不負人民,繪就“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美麗中國新畫卷,實現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