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而黨建引領則是激活這塊基石的關鍵密碼。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強調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等,為加強基層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時代的浪潮下,只有緊緊牽住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才能真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強化組織建設,筑牢基層治理“橋頭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要不斷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發揮作用。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班子,把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黨員選拔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發揮“頭雁效應”。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墻頭鎮方家岙村,村黨支部書記方幼君自上任以來,帶領村黨組織班子積極謀劃村莊發展。通過強化黨組織建設,方家岙村從曾經負債累累的“落后村”,搖身一變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創新治理模式,激活基層治理“新引擎”。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基層治理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傳統的治理模式已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要積極探索“黨建+”治理模式,推動黨建與網格管理、志愿服務、信息化建設等深度融合。重慶市渝中區大溪溝街道在推行“黨建+網格”模式時,將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融入網格中,實現網格內人、事、物精細化管理。街道劃分出多個網格,每個網格都有黨員擔任網格員,他們不僅能及時發現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等問題,還能上門為居民解決諸如證件辦理咨詢、矛盾調解等實際困難,大大提升了基層治理的效率和精準度。
堅持人民至上,奏響基層治理“主旋律”。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人民群眾。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暢通民意表達渠道,通過召開院壩會、屋場會、線上民意征集等方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在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當地社區通過定期舉辦“院落議事會”,邀請居民圍坐在一起,共同商討社區改造、停車管理等問題,真正實現居民的事情居民議、居民定。聚焦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民生清單”變為“幸福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