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表彰大會在成都錦江大禮堂隆重舉行,雅安市雨城區人民醫院內三科副主任、營養科主任蘭直良獲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表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蘭直良義無反顧地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這一戰,一打就是漫長數月。
有人感慨她的堅持,有人敬佩她的盡職盡責,有人悄悄為她沒有太多時間和家人團聚而惋惜。然而在蘭直良看來,她不過是做了每一個醫務工作者都會做的事,做了每一位軍屬都會做的事,做了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會做的事。
主動請纓 “新兵”上“戰場”
2020年1月22日,新春佳節將至,身為醫務工作者的蘭直良這兩天并沒覺得輕松。
新聞報道了武漢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當疫情開始蔓延,蘭直良所在醫院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正在組織醫護人員,篩查發熱人員。
“發熱門診讓我去吧?!碧m直良第一個向醫院領導請纓。
發熱門診是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人診斷的第一道防線,若有遺漏,后果不堪設想。作為醫生,蘭直良自然知道這次請纓意味著什么,她也清楚,面對這場不能失敗的硬仗,等待她的還有很多未知情況。
“怕是肯定怕過的,但那個時候沒有任何退縮的理由?!碧m直良說。
該院建起了隔離病區,開始收治有發熱癥狀的病人,蘭直良從發熱門診轉戰到了隔離病區。
剛開始,條件簡陋。
N95,短缺;防護服,短缺;人員,4名醫生10名護士。這就是擺在眼前的現實。為了節約防護物資,N95+外科口罩,防護服外套上隔離衣,這樣看上去不太“規范”的操作卻幫助該院隔離病區的醫生護士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嚴密的防護同時也讓工作變得更加困難。蘭直良佩戴上近視框架眼鏡再戴上護目鏡,不僅壓迫皮膚和鼻梁,而且眼鏡和護目鏡雙層起霧,這給工作帶來不小的麻煩?!坝袝r候只能這樣才能看得清楚。”蘭直良歪著腦袋,斜著眼睛看向桌面進行示范。
登記、填表、采集核酸標本,在厚厚的防護下,一切都顯得那樣不容易。
蘭直良尤其難忘的是骨髓穿刺——戴著三層乳膠手套的手早已經麻木,視線也比平時要差,平時輕松完成的工作在這時候更多只能憑著多年的經驗來做。蘭直良有信心,因為她是一位業務過硬的優秀醫生。
“既然來了,就要把事情做好。”回想起那段日子,蘭直良依舊沒有后悔當時的決定。
匆匆一面 “軍嫂”有擔當
“如果實在要說和別的同事有什么不一樣,大概就是我家情況稍微特殊一點吧?!碧m直良一直強調,自己和同事比起來并沒有什么不一樣。
蘭直良的丈夫是一名軍人,夫妻二人聚少離多。
再次回想起在隔離病房的日子,蘭直良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忙。
雨城區人民醫院建立隔離病區以來,總共接收了50多例發熱患者,收治病人最多時同時收治了20多人。而隔離病區總共只有4名醫生10名護士。
1月23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九。
當天下午6時,蘭直良結束了發熱門診兩天一夜的工作回到家中。在外地服役的丈夫也正好回來休假過年,一家人準備好好吃頓晚飯。這時,蘭直良的電話響了。
醫院接到一位有武漢接觸史、有發熱癥狀的一家人需要排查疫情。她二話沒說,立即向醫院急速而去。
那一夜,從晚上8時到次日凌晨5時,她沒喝過一口水,沒上過一次廁所,防護服、護目鏡、口罩包裹下的她,一直忙碌著。
那一夜,先后來了三批有武漢接觸史、有發熱癥狀的患者。
那一夜,蘭直良一直忙著為患者檢查,問診、量體溫、查血、做CT……次日脫下防護用品時,她嬌小的臉龐已被壓出深深的紅印……
那天下著雨,刮著風,發熱門診那個小小的烤火器也在盡力發熱給醫護人員一絲暖意。
后來的日子越來越忙。
雨城區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那天,蘭直良一整天都沒歇過一刻。無數的文件要整理上報,隔離病區要進行消殺,還要安頓好確診病例的家屬入院隔離……
“不是我一個人在忙,醫院上到領導,下到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是這樣做的。你看辦公室,哪一間不是徹夜通明?!碧m直良說。
到底有多忙呢?
或許也不算太忙,只不過是蘭直良有兩個月一直住在隔離病區的值班室里;只不過是蘭直良光一上午就接到四五十個電話;只不過是那天她和丈夫匆匆見了一面后,再次見面已是幾個月之后。
關愛患者 醫者有大愛
蘭直良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二年級,一個還不到3歲。疫情發生前,兩個孩子的日常照料都是蘭直良完成的。
疫情剛發生時,蘭直良把兩個孩子交給了母親照顧。一開始她會時不時給家里帶點菜回去,再往后,連這個時間也擠不出來了。
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可是蘭直良對隔離病區孩子的照顧卻是無微不至。
這當中,有一個小朋友只有1歲多,父母不在身邊,“哄孩子”就成了醫護人員的事。見不到孩子,孩子的媽媽很擔心,蘭直良總會抽出時間和這位母親通話,告訴她孩子的情況。
除了孩子,還有老人。
有一位老人快70歲了,送往醫院的路上曾經出現過短暫昏迷,而檢查中,老人的肺部也一直有炎癥。
“這樣的情況自然要重點關注,可是老人不會用電話,也不會用對講機。為了保證老人不發生意外,我們只能采用最原始的辦法?!碧m直良回憶。
于是,每隔一段時間,醫護人員就會前往老人的病房去看一看。
隔離病區的患者中,也不乏情緒低落或者暴躁的人。遇到這樣的患者,蘭直良總是嘗試著和他們交流,幫助他們釋放情緒。
“我是一名醫生,還是一名有16年黨齡的黨員,我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闭劶耙咔榘l生以來所做的一切,蘭直良這樣說。
受到表彰這件事在蘭直良的意料之外。
她說,疫情期間,她和身邊的同事并沒有什么不同,大家都經常徹夜未眠,都對患者盡心盡力,大家的心里只想著一件事——病人康復,疫情散去。
“共同戰疫的70多天里,在醫院的每一個角落,從醫生到護士,從后勤處到保衛科,每一個人都堅守崗位。”蘭直良回憶,“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院領導在宏觀層面上部署落實防疫措施,這給了我們職工極大的信心。同事們不召而回、沖鋒在前、沉著應對、團結協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這次的功勞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這才牢牢地筑穩了防疫大堤。”
“大家的付出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醫生,醫生都帶有一種情懷?!碧m直良說,“救死扶傷,為病人減輕病痛,這樣的理念已經深深刻在我們骨子里了。當疫情發生后,全院上下都在同心協力做著同一件事,我不過是其中一員罷了。”
(魯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