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意見》和中共漢源縣委組織部《關于新一輪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調整輪換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近期,漢源縣人民檢察院向清溪鎮同心村選派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接過鄉村振興“接力棒”的,不僅有青春洋溢的年輕面孔,也有年長的毅然踏上新征程的“老江湖”。姜晶同志繼續留任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隊長,李松錦、張信同志任工作隊隊員。駐村工作隊隊員每一名都是黨員,在開展駐村幫扶中,踐初心、礪黨性,切實把脫貧攻堅、為民辦實事的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務實舉措,將實際行動落實到群眾心坎上,寫在群眾笑臉上,同心村群眾幸福感穩步提升。
駐村工作隊以黨史學習教育、低收入農戶調查為契機,積極參與入戶調研工作,收集意見建議和訴求,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熟悉低收入人口監測和幫扶工作,協助完成脫貧監測戶調查和信息核實。了解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探索如何盤活現有資產和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調研產業發展現狀,理清工作思路,協助制定村發展規劃。
深化學習,理論武裝“富民”。駐村工作隊從建強村黨組織入手,構建起村黨總支領導下的“組織引領、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組織聯動體系,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組織村組干部、黨員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政策法規,編印學習資料匯編、應知應會知識清單,提供學習輔導讀本,進一步激發學習活力,努力提升村組干部、黨員政治素養。
建章立制,基層善治“利民”。為更好促進同心村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駐村工作隊群策群力,組織村組干部、黨員反復研究討論后,制定印發了針對性強、具有操作性的《同心村工作手冊》,使每一名干部、黨員、群眾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活躍文化,提升素質“樂民”。駐村工作隊用好村文化活動室、農民夜校、農家書屋等載體,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產業技能培訓相結合,黨員干部帶頭,以壩壩會、經驗交流會、文化文藝表演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提升產業專業技能的同時,全力提升農村群眾綜合素質。此外,為了使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更加團結,找到歸屬感和成就感,積極主動參與到村級發展的各項工作中來,駐村工作隊要求村組干部每月上交兩份“作業”。即拍攝為民辦事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日常搞生產的照片,完成手機攝影作業;收集整理新村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宣傳調研、文學創作、能人種植經驗、致富帶頭人先進事跡等信息素材,完成《同心奔小康》和《繁榮鄉村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的“同心期刊”刊編。
強化保障,提供平臺“助民”。駐村工作隊依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在技術培訓、交通保暢、電商銷售、村文化活動、公益服務等方面為果農提供技術支持、配套服務和互助合作的綜合性平臺,促進多領域的資源共享共建。組織年輕黨員開展網上銷售,做大網絡銷售平臺。在今年6月甜櫻桃銷售期間,每天發動5名黨員志愿者,全天候開展道路交通指揮疏導,實現大櫻桃銷售保通保暢。各類平臺的搭建,真正體現了基層治理的精細化和人性化。
優化環境,完善設施“惠民”。駐村工作隊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組織全村黨員、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微田園整理、村莊清潔行動等,引導村民落實門前“五包”、衛生責任制,做好垃圾分類等工作。在每周五開展整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形成衛生整治常態化,著力改善村容村貌,不斷優化村民人居環境,營造鄉村旅游良好氛圍。
夯實基礎,社會穩定“安民”。駐村工作隊以集體出資、黨員帶頭、群眾投工的方式,組織黨員積極參與路面加寬、機耕道建設、陰河溝河堤治理、微田園提檔改造等項目,實現基礎設施大提速,為大櫻桃、花椒等農產品銷售奠定基礎。組織幫扶單位縣檢察院的法律顧問、檢察官深入同心村,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務,提升群眾法治意識,促進依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有效預防法律風險,更好的實現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齊抓共管,為法治新村建設保駕護航。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平穩銜接過渡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駐村工作隊將通過不斷學習提升履職能力,進一步明確“堅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等職責任務,從同心村實際出發,細化工作舉措,制定幫扶措施,列出工作清單和工作計劃,健全監測和防止返貧工作機制,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同心村產業高質高效發展、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足富裕,增強鄉村振興造血功能,著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同心村按下鄉村振興“快捷鍵”。
(漢源縣檢察院 姜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