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區西城派出所始建于1950年2月,現有民警20人,輔警20人,其中黨員19人,轄區內實有人口34023人,轄3社區3村。西城派出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用長征精神、重建精神和“三線精神”滋養全警、塑造全警、激勵全警,在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等工作中成長為一支有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優秀集體。
1956年,西城派出所民警陸紹榮光榮出席西康省、四川省首屆公安英模代表大會,全國首屆人民警察治安保衛委員會功臣模范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是雅安公安英模文化的第一張“金色名片”,也是第一面“鮮紅旗幟”,并成為公安工作最重要的本色傳承和精神財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西城民警堅守初心使命,不懈奮斗,永遠奮斗。
“自1950年2月建所以來,陸紹榮同志轄區管轄3條街道,共一千多戶居民,他對待工作非常認真、踏實,不僅將做好將辦理證件步行送至居民手中,還會每月組織居民召開群眾大會,及時向群眾傳達轄區形勢精神。他常常將‘聯系群眾好,群眾反映好’作為工作口號,那時候的群眾沒有一個不喜愛他的。”西城派出所負責人王鵬說道。
陸紹榮精神是光榮的起點,西城派出所始終弘揚陸紹榮精神。
黎德貴,現擔任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區分局西城派出所中大街社區民警。
他從警以來一直扎根在基層派出所,黎德貴與中大街社區風雨相伴已經31年。黎德貴時刻將“陸邵榮精神”貫穿于工作中,學習陸紹榮群眾工作法,將“群眾事無小事”常記心間,賡續西城派出所革命精神,學習先進工作經驗,踐行和發展“楓橋經驗”,31年如一日,堅持為群眾辦實事,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新期盼、新訴求,社區群眾親切的叫他“黎哥”、“黎叔”。
“黎德貴同志管理的轄區內,有位80多歲的王婆婆,她是獨居老人,子女不在身邊,還有輕微的老年癡呆,她經常在大院中經常和鄰居發生矛盾,因為孤獨,王婆婆對周圍所有人都帶有敵意,但唯獨喜歡黎同志。每次發生矛盾、家里漏水、找不到回家等首先都想到找黎同志。”王鵬介紹道。
“我們派出所的民警都以陸紹榮為榜樣,這不僅僅是對陸紹榮前輩的敬重和喜愛,也是對他精神的傳承和接續。”黎德貴說道。
西城派出所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提煉出以“風險防控、廉政教育”為兩個抓手,打造學習型、服務型、法治型的“兩抓三型”公安派出所理念,并嚴格按照“兩抓三型”實施機制進行隊伍管理,從多角度入手,打造素質過硬的公安鐵軍。
并堅持“四通報六必查”,“四通報”既每周值周通報、教育整頓督查通報、亮點通報、工作問題通報;“六必查”既查執法辦案接處警規范、保密管理、車輛管理、警容風紀、內務衛生、執法辦案安全。“每周值周民警、輔警、所領導需要對本周內派出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通報批評,對做的好的地方進行通報表揚。這樣有助于民警、輔警從“四通報六必查”中形成查糾整改的意識,形成及時發現問題,主動認領問題,對問題不推諉、不回避、不躲避的思維方式。”西城派出所負責人王鵬介紹道。
西城派出所結合“萬名機關民警下基層上一線”“六進六邊”等活動,加強轄區重點寺廟、重點企業、重點群體摸排梳理,創新“三招”“三式”“兩聯調”多元化解機制。
時代是出題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雅安市雨城區西城派出所始終保持“趕考”狀態,對標對表先進典型,弘揚新時代漳州110精神,更好地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夯實社會和諧穩定基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決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許玉芳 楊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