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落實為群眾辦實事,雨城區開展“刪減清”工作,深化源頭治理,擠干形式主義的水分,增加為民服務的養分。
減文減會走基層 實干當先連民心
“這次我們不集中開會、不另發文件,直接去跟大家講清楚!”近日,雨城區委組織部聯合區住建、交通、民政等9個部門,組團到黨群服務中心協調“孝廉文化”廣場、微景觀提質打造項目相關事宜,僅用了兩小時,就確定了項目改造方案。
“以前要報的表太多了,天天當‘表哥’都做不完,現在布置工作不召集會議,區級部門直接跑社區幫我們劃重點、找短板,項目減了流程,提了速度。”孝廉社區黨委書記李定洪說。
今年來雨城區嚴格落實精文減會攻堅“十舉措”要求,全區文件會議總量大幅精減,文件減少了40%以上,會議次數比去年下降了6成,基層干部卸下了不必要的負擔,有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工作落實中,這樣的減負提效群眾歡迎,干部點贊。
清牌清制親民化 減負增效聚民心
“以前村里隨處可見牌子、制度,數量、種類、形式、虛名‘四多’問題突出,看到心里就堵得慌;現在牌子制度少了,大家感覺心里也舒坦了。”清牌清制后基層干部群眾頻頻點贊。
近年來,雨城區堅持牌匾“瘦身”、制度“減肥”,實現基層“松綁”、服務“提速”。比如多營鎮將“村干部去向牌”等牌子予以保留,八步鎮將村規民約、辦事指南等在公開欄集中展示,不僅對牌匾制度進行了規范管理,還提升了服務能力。截至目前,全區共清理各類牌匾1199塊、規范上墻制度2300余個。
去年以來,雨城區對20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實施了親民化改造,實現了空間布局、功能設置、便民高效“三個優化”。“同志您好,這里是桐梓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的,”桐梓林社區黨委書記吉小燕正在熱情為前來辦事的群眾答疑解惑。“我們現在到社區辦事情,就像回家一樣,擺龍門陣、聊天,感到很幸福很溫暖。”社區居民張經聯激動的說。
刪群刪組接地氣 上門串戶暖民心
九月的風吹著入秋的雨,輕輕敲打著這片土地和村莊。區委組織部黃茜同志一步一喘氣,遠遠地喊著:“婆婆您打疫苗沒哇?”
上里鎮五家村的楊秀珍婆婆笑著回應道:“我都看群里面發消息了,醫生說我血壓高打不成,你們這些娃娃咋還這么老遠跑來啊。”
“婆婆,曉得你身體不大好,趁著這次宣傳疫苗接種順路來看看您。”
為把工作從群里挪到村里,從村里放到心里,雨城區前期通過政策宣傳、微信動員等開展工作,后期通過刪布置工作的群,解遙控指揮的組,避免日常工作隨便發、事無巨細往上發、相同內容重復發,深入群眾、打成一片,村村響、戶戶敲聯動協作開展“敲門行動”“暖心行動”“清零行動”“補漏行動”四項行動,做到既指導,又帶領,深挖禁忌癥人群、暫時無法聯系人群和“e 治采”未推送人群“三類人群”,全面排查20519人,動員應接未接3500余人,確保“應接盡接”“能接快接”,減輕干部指尖上的負擔,杜絕一“微”了之。
雨城區通過“刪減清”及時對多余文件、虛設制度、重復群組“斷舍離”,把“減負”和“增效”統一起來,做到減了包袱,增了效能,得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