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區法院百丈法庭坐落在雅安市名山區百丈鎮,現有庭長1人,法官助理1人,法警1人,書記員1人。百丈,曾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也曾是紅軍浴血奮戰過的地方。而今天,百丈是重要的茶葉產地,更是入選省級特色小鎮。村級建制調整后,百丈法庭轄區擴大到五個鄉鎮,百丈法庭根據轄區實際,立足“三個服務”,堅持“三個便于”,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新需求,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法庭”。
科技助力,方便百姓做“加法”
當前,由于不少涉案當事人在外務工,加之新冠疫情影響,法庭送達、調解、開庭審理工作運行不暢。針對這一實際,百丈法庭借助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探索推行跨域網上立案、在線調解、云上庭審、電子送達制度。利用雙方申請立案、法官審查、法院送達、司法確認的“云辦案”模式,實現矛盾糾紛的全流程線上辦理,打破地域隔閡,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真正做到“讓當事人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矛盾糾紛化解駛入“網絡快車道”。
在使用“云上法庭”開庭審理的基礎上,增加“微信”調解方式作為補充,使調解手段更加靈活多樣。通過該方式成功化解數起當事人不能到庭又“不愿意”開庭審理的借款糾紛。采用微信視頻方式將當事人同法庭連線并全程錄屏,從確定雙方身份信息、商定還款計劃到達成調解協議,全程僅用時半小時,糾紛化解快速高效,將司法便民利民落到實處。
化解矛盾,減少訴累做“減法”
隨著老百姓的法治意識增強和社會經濟活動的不斷活躍,大量矛盾糾紛涌入法院,人案矛盾不斷突顯。2022年以來,百丈法庭新收案件成倍增長。為高效化解糾紛,百丈法庭持續加強與轄區內各鄉鎮的溝通,通過走訪轄區五個鄉鎮,有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推動人民法庭進鄉鎮、進鄉村、進社區,做到“源頭預防、關口前移”,將法庭“搬到”老百姓家門口。聯動多方力量開展調解工作,加強法官、法官助理與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調解員、基層治理專干、人民陪審員的聯系,充分發揮“五員”調處民事案件的獨特作用,形成合力將糾紛化解于訴訟之前。今年一季度,百丈法庭審結各類案件91件,調解撤訴方式結案70件,調撤率達到76.9%,有效保證案結事了。
寄語明理,創新機制做“乘法”
構建“人民法庭+巡回審判點+訴訟聯絡員”的訴源治理格局。對轄區各鄉鎮案件分門別類統計、整理,分析矛盾糾紛多發領域、案件特點,一鎮一表,提供精準矛盾風險預警。在矛盾糾紛多發村社設置巡回審判點,實現法庭服務在轄區全覆蓋。對矛盾糾紛較大的案件,遵循“能調則調,當判則判”的原則,既促進當事人以非對抗方式解紛,又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領功能。
在裁判文書中增加法官寄語,既義正嚴辭講清“法理”,又循循善誘講明“事理”,更感同身受講透“情理”。寄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出發點,將法治文化與鄉土文化、茶鄉文化、紅色文化、優秀家風家訓等相結合,通過寄語闡明裁判結論的正當性,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實現了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良好效果。
按需普法,為民解惑做“除法”
立足區域茶葉產業發展需要,應時應勢應地開展普法宣傳,將法治宣傳貫穿茶產業上下游。采用發放宣傳手冊和“你問我答”的菜單式普法模式,將茶葉交易涉及到的法律知識送到茶田地壟、企業市集。以茶葉交易為切入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茶葉交易雙方答疑解惑,引導茶農自覺運用法律知識維護合法權益,并針對茶葉交易季存在異地茶葉交易尾款難收、茶農用工風險、交易茶葉質量爭議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司法護航企業增效、茶農增收,獲得老百姓一致點贊好評。
(高飛 張崚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