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變身“戲精”,在虛擬網絡中一人分飾多角實施情感詐騙。2022年4月1日,合江縣人民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判決被告人吳某(化名)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并責令其退賠被害人全部損失68900元。
案情:一人飾多角 詐騙近7萬元
年近四十的馬某(化名)家境并不寬裕,因各種原因遲遲未能尋覓另一半組建家庭。2021年3月,被告人吳某冒充馬某的初中同學“徐某”,通過添加馬某為微信好友的方式,開始與其交往聯絡。通過微信聊天,吳某向馬某介紹說自己雖已結婚,但婚姻關系極其糟糕,想與馬某快速建立戀愛關系,并且希望在馬某的幫助下,擺脫現在困擾其生活的婚姻。吳某不斷以關心的言語,投其所好地與馬某交流,獲取了馬某信任。
此后,被告人吳某先后在自己微信賬號虛構丈夫索要離婚費用,扮演姐姐做生意需要籌錢等事實,一人分飾多角與被害人馬某對話,并向馬某推送微信收款碼,以每次幾百元至上萬元不等的金額,共計騙取馬某68900元人民幣后,將其拉黑后拒絕聯系。
法院審理:構成詐騙罪,獲刑三年
4月1日,合江法院通過遠程視頻方式開庭審理此案。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吳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的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結合被告人歸案后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系坦白,且自愿認罪認罰,并簽字具結,依法可以從輕處罰。鑒于被告人吳某通過親友退賠了被害人部分損失,可酌情從輕處罰。遂依法作出以上判決。
法官提醒:提高警惕,嚴防詐騙
電信詐騙的特點是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被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隨著科技發展,這種非接觸式的詐騙迅速發展蔓延。而在此類詐騙中,利用他人情感實施詐騙的情況并不少見,一般都有從人設包裝到主動關懷,再加上溫柔體貼的話語讓人產生戀愛幻覺后,誘導被害人按其提供的方式轉款。
網絡交友需謹慎,對于從未見過面而又涉及金錢往來的人員,一定要提高警惕,多與身邊親友進行溝通詢問,防止落入被欺騙的圈套。如若發現自己被騙,應第一時間報警,并保存好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相關證據。
(李慧至 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