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劍,男,37歲,中共預備黨員,寶興縣人民法院法警大隊大隊長。“6.1”地震發生后,汪劍同志迅速反應、堅守崗位、默默付出,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災工作。贏得了群眾、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的無私奉獻、心系群眾的初心與擔當。
迅速反應,彰顯擔當
汪劍同志是單位上出名的工作狂,加班、出差是常事,平日被同事們幽默地稱為“陀螺”。6月1日兒童節晚上不加班回家吃晚飯是他許給兩個年幼兒子的“禮物”。為了能完成自己的承諾,下午他坐下就沒過起身,一直加緊完成當日工作。17時,正在他投入地翻閱卷宗、分析案件時,大地突然搖晃起來,轟鳴聲、震顫聲隨之而來。“地震,快跑!”汪劍同志跑出辦公室站在過道大聲呼喚著同事們,跟著組織法警大隊協助全院干警安全避險,撤離到空曠區域。隨后才想起家中還有兩個年幼的兒子和四位老人,幾分鐘后終于和家人取得電話聯系,當他確保家人平安,又庚即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
夜以繼日,堅守崗位
6月1日下午,汪劍同志沒來得及吃上一點東西,又主動請纓,組織法警大隊干警排查院區安全隱患、搬運應急救災物資、協助公安進行安全巡邏。直到晚上10點過吃了一個面包,又來到過渡安置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搭帳篷、搬物資、鋪床鋪、忙協調.......忙個不停,守護群眾、安撫群眾,待安置點群眾都睡下,又開展安保巡邏,不知不覺已是凌晨5點,累壞了的他才在自己車里稍作休息。白天在安置點為群眾暖心志愿服務,黑夜通宵加班值守,保障群眾安危。
6月3日晚,寶興縣天氣預報顯示夜間將有小到中雨,地災防汛達到橙色預警。在安置點上,汪劍和同事連夜搭起遮雨棚。堅守了一夜的他,在6月4日清晨,又冒雨排除安置帳篷積水、向群眾分發物資。緊急集中過渡安置時期的白天黑夜總能在新中學安置點的一頂頂帳篷間看見他穿梭的身影。
攀親結對,真情幫扶
地震發生后,他積極走訪聯系村幫扶對象,了解和關心群眾受災情況,用最溫馨、最安心、最真情的微笑和語言,安撫群眾震后情緒。忙碌的緊急過渡安置工作結束后,汪劍又有個新的身份,那就是靈關鎮受災過渡安置戶的攀親結對幫扶人。他通過實地走訪,全面深入地了解到了結對幫扶對象的家庭成員、受災、安置等實際情況。得知該幫扶對象夫妻二人均在家待業,無穩定收入,汪劍又緊急聯系人社部門為其提供就業崗位推薦、職業技能培訓等援助服務,盡他的力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在抗震救災過程中,雖然沒有豐功偉業,但汪劍敢于擔當,堅持奮戰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用他樸實而有力的行動譜寫一名預備黨員的忠誠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