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庹慶明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提出建議,呼吁發揮未成年人保護民政與檢察“雙引擎”機制,搭建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協調機制,探索優勢互補、協作集成的未成年人保護模式。
對于庹慶明代表的建議,雨城區檢察院積極響應,能動履職,聯合民政部門制定《雨城區檢察與民政共建“雙引擎”機制保護未成年人八條措施》,進一步深化基層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促推司法保護主動融入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努力實現“1+5>6=實”,真正形成全社會保護合力。
一、共同開展法治教育。將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以婚姻登記處、區、鎮(街道)、村(社區)未成年保護中心(站、點)為法治宣傳陣地,結合“情人節”、“5月20日”、“兒童節”、“家庭教育宣傳周”等重要節點,舉行檢察開放日,在全區開展防治校園欺凌、家庭教育、監護責任落實、家庭暴力防范、性侵犯罪預防等主題法治巡講3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用生動的案例、精彩的講解、真實的體驗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和家庭關心關愛關護未成年人的意識,讓法治教育在互動中潤物無聲,實現教育一個未成年人、受益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
二、共同加強監護干預。聯合教育、司法、團委、婦聯、關工委等相關部門,建立全國首個家庭教育指導聯合體,靈活運用督促監護令、支持起訴、提醒函等手段,督導監護人正確履行監護職責,共建專業化、全覆蓋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引導監護人依法帶娃科學育兒。依托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政法網格員、檢察聯絡員織密排查摸底、跟蹤隨訪、組織服務的探頭預警網,重點開展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及其監護人、實際照料人的專項排查活動,推動監護責任落實,共排查未成年人監護缺失、監護侵害問題7件7人。如晏場鎮兒童督導員向檢察機關提供線索,涉案未成年人王某某的母親沉迷麻將,怠于履行監護職責,導致王某某長期在外留宿,檢察機關對其發出“督促監護令”,并不定期跟蹤回訪,讓王某某有家能歸。
三、共同建設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體系。建立雨城區罪錯未成年人數據庫,制定福利類、教育矯治類、刑事類三級處遇措施,引入科學干預體系,確保罪錯未成年人獲得精準矯正機會,助力罪錯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工作開展以來,制訂專門矯正方案3件、對罪錯未成年人行為矯正10人、心理疏導5人、對未成年刑滿釋放人員納入價值觀重塑關愛3人。如13歲的龐某某,因瑣事將同學打成輕傷,并且多次違反學校規定,檢察機關聯合民政部門在采取第一類干預措施無效后,通過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將其送往專門學校教育,經專門教育后,龐某某操行有了良好改變。
四、共同推行強制報告制度。創新“智慧檢務”,統籌協調公安、教育、醫療、市場監管、文化等單位提供數據,建立全市首個強制報告APP和數據庫,涵蓋了全區范圍內酒店、網吧、賓館、紋身店、學校、罪錯未成年人等數據,實現重點區域報告終端全覆蓋,負有強制報告責任的主體以及發現侵害情形的其他社會公眾均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掃碼進行報告,有利于“未成年人保護110指揮中心”第一時間搜集違法犯罪線索、保留證據,打通強制報告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筑起全面保護未成年人的“防火墻”。
五、共同開展關愛和幫扶。發揮“雙引擎”制度優勢,由民政部門聯動群團組織、公益組織,由檢察機關用好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督促職能部門正確履職。今年,已結合“把愛帶回家——送法到家”“雨童計劃”“春蕾計劃”等項目平臺關愛幫扶留守、困境未成年人3000余人,對未成年人服務類別投入181萬元,發放資助金10萬元,實現了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動態管理,形成“經濟+社會+心理”的關扶新態勢,完善未成年人救助與維權并行體系。
六、共同開展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派駐員額檢察官、檢察聯絡員制度,通過檢察、民政人員互派,培養熟悉民政、檢察業務的復合型人才,為更好辦理涉法涉訴未成年人相關事務提供人才支撐。目前,已開展強制報告工作、監護侵害線索發現等培訓,通過普通刑事案件審查和兒童主任反饋,發現3起涉及監護缺失、監護侵害線索,有效促進雙方優勢互補、線索互通、工作互動、隊伍互進。
七、共同完善平臺建設。持續強化未成年人保護聯合辦公室(簡稱“雙引擎”辦公室)中樞功能,完善區、鎮街、村社三級未保陣地建設,形成集涉未線索收集、指導聯動處置、保護效果評估等核心功能一體的未保平臺,實現涉未信息的閉環處置,做到涉未問題件件有回應,事事有交代,共同提高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質效。平臺成立以來收集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線索263條,對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不履行監護職責的支持起訴變更監護人4件,督促糾正涉未成年人安全隱患17條及“一號檢察建議”相關的苗頭性問題23條。
八、共同壓實主體責任。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將“雙引擎”工作納入雨城區未保小組核心工作,由“雙引擎”辦公室負責對成員單位進行統籌、協調、督促和指導,圍繞社會效果、法律效果進行評分,各單位得分情況將納入依法治區、兩法銜接、預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思想建設、平安雨城建設等工作年度績效考核,實現從“軟約束”到“硬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