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山區法院積極優化訴訟服務、探索非訴解紛法官指導改革,在黑竹鎮、茅河鎮、紅星鎮、馬嶺鎮人民政府掛牌設立集登記立案、訴調對接、法官接待、法治宣傳等功能于一體的“訴訟服務站”,并前移訴訟服務窗口,下沉法庭團隊,在村民委員會設立“訴訟服務點”,打造“老百姓家門口法庭”,不斷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實現訴訟服務全域覆蓋,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
此次集中掛牌設立“訴訟服務站”是名山區法院推進訴源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起點。通過“站”、“點”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并落實“一村一法官”工作機制,選派業務能力突出的法官、法官助理進駐服務站、服務點,為轄區內群眾提供司法服務和法律咨詢,將法律服務延伸到“基層末梢”;定期對村委(社區)、基層調解組織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和指導,提高基層解紛能力;定期通過法治宣傳、巡回審理等方式,以案釋法、弘揚法治精神。
訴訟服務站的實質化運行,讓司法服務在群眾家門口“落地生根”。通過搭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既延伸了法院的訴訟服務半徑,讓人民群眾切身享受到零距離、便捷式的司法服務,也有利于解決人民調解組織專業化程度不高、調解成果得不到固化等問題,真正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近年來,名山區法院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舉措,積極發揮人民法庭在訴源治理和多元解紛工作中的職能作用,讓法官主動走進鄉鎮街道村社,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能力。接下來,將適時總結固化法官全域指導的經驗做法,由個別探索上升為一般經驗,再由一般經驗形成工作制度,將打造“老百姓家門口法庭”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