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心中有群眾、肩上有擔當、手中有方法、腳下有行動,再平凡的崗位也可以發光發熱、成就無悔的警察人生。
李寧,男,彝族,1998年7月生,中共黨員,2021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三級警司,現任喜德縣公安局冕山派出所警務技術員。
人們常說青春像一場不期而遇的驟雨,帶著莽撞的濕潤和未經馴服的力量,將每一寸時光都澆灌的淋漓酣暢。但我的青春是藏藍色的,像似曾相識的晴日,帶著明晰的炙熱和穩健的力量,溫暖著我青春里的那年,今日。
那年,在紅衛山的校園里,耳中滿是老師“人民警察就是為了解決人民的苦難”的聲聲教誨,眼中滿是正義凜然、秉公執法的颯颯英姿。我在心里暗暗起誓,一定要做人民的警察,為人民解決實際問題的警察。今日,面對“其夫于電站水庫溺亡,剩下孤兒寡母于家,寡母無奈攜五子于電站阻工,以索要賠償”這樣的警情。一面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擾亂單位秩序就應受到處罰,一面家庭失去主要勞動力,婦人獨自撫養5個孩子壓力較大。擺在我面前的就是情感與法律,但我秉持法理兼容,一切從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困難出發,在對該女子依法懲戒之后,我積極奔走協調,聯系相關部門尋求解決辦法,組織企業與女子進行協商,經不懈努力,在當地黨委政府的主導下雙方成功達成協議。參加工作以來,在接處警過程中,時常會遇見老百姓為解決自身困難,采取不合理不合法的方式進行。對于這類警情的處理,我走近群眾,聽取群眾訴求,走進村莊社區,了解村規民俗,宣講法律法規,走著走著,最終走進了群眾心里,逐漸讓群眾能夠通過正規渠道解決自身實際困難,聚訪鬧訪纏訪暴力沖突事件越來越少,我從茫然到堅持依法處警,想方設法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用自己的腳步,開鑿出一條條連接民心的通道,也讓自己成為群眾心中那座最可靠的“平安燈塔”。
那年,在警校的課堂上,老師每一次點擊鼠標切換實案講解的動作,仿佛就像在揭開刑偵歷史上的傷疤,化骨療傷。老師常見“今天你在課堂上聽到的每一步,都將是你辦理案件時所需注意的每一步”。今日,我在刑案現場,時常翻開那年的記憶,如何對犯罪第一現場進行分析,如何詢問當事人,如何撬開犯罪嫌疑人的嘴,如何勘驗現場,這都是于警校那年種下的種子,在從警3年的警營沃土中成長。2023年的一天,接到群眾報警,轄區牧民放養在山間的牛馬被盜。經查,犯罪嫌疑人在我們派出所轄區高山之中流竄作案,偷牛盜馬20余次,價值20余萬。案發地山高路遠,圖偵根本不可能,我與戰友通過案件模擬,對犯罪嫌疑人進入犯罪現場和離開犯罪現場的路線、方式反復推敲論證,經過30多個小時的勘驗模擬,我們在一條山間泥路上發現了多處馬、牛蹄印,尋線追蹤,發現并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又一次將在警校學習的“紙上談兵”與實踐完美結合,見證了我在藏藍色中的成長。
我想我的青春注定是一場永不停歇的遠征,在這場征途上少不了風雨的淬煉,但我不怕風雨。因為我的青春是不曾離開的晴日,是藏藍色的天空。
我的青春是藏藍色的,在警校老師同學為我的畫上了一抹淺藍,在工作后同事兄長為我刻上了一記深藍,也許未來它可能還會有其它的顏色,但它的底色依舊是藏藍色的。
向前跑吧,趁熱血未涼,趁光芒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