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核心機制,大力弘揚誠信文化,不僅要加強個人誠信教育,廣泛開展誠信宣傳,還要依法依規采取失信被執行人懲戒措施。進入切實解決執行難新階段以來,納溪法院逐步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力度,通過將符合條件的被執行人依法納入失信名單,發布限制高消費令等,形成高壓態勢,促使被執行人盡快履行義務。近日,一失信被執行人迫于聯合懲戒及失信曝光的強大壓力,主動履行了拖欠已久的賠償款。
肖某某申請執行李某人格權糾紛一案,被執行人李某態度惡劣,先是表示自己沒有參加訴訟不知道有這回事,后又聲稱自己在外地,沒空回來,等有空了再說,數次拒絕接聽執行干警打去的電話。在經過多次網絡查控以后,發現被執行人名下有少點存款。經過社區走訪調查,執行干警未找到李某,其所在社區書記向其打去電話,說明道理,勸解李某配合執行積極履行義務,但李某依舊置若罔聞,后執行干警又多次去電聯系,李某仍堅持等自己回來再說,5000余元的賠償款一拖再拖。無奈下,按照法律規定,執行干警對其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將其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打電話再次提醒李某失信聯合懲戒帶來的嚴重后果,同時也將對其進行失信曝光:“李某,當初你沒有克制住情緒動手打了人就應當作出賠償,該案案款并不多,我相信你也拿得出來,為了5000余元搭上自己的征信完全沒必要,你再想一想。”聽了執行干警的勸解,擔心日后生活受影響,李某最終表示認同,提出愿意請朋友到執行局代為支付該筆案款5000余元,希望法院能解除對其采取的強制措施。
從訴訟到強制執行,申請人都沒有想到過醫藥費還能要回來:“他那個人太固執了,太犟了!謝警官,其實我都完全沒想過要這筆錢了,只要把他拉黑就是,沒想到你們不厭其煩的做工作,最終還是保障了我的權益,非常感謝!”現場領到賠償款的肖某某激動地表示感激之情,至此,該案執行完畢。
誠信是社會道德的底線,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當前,社會誠信機制、失信人員聯合懲戒機制正逐步完善,“一處失信、處處失信”的信用懲戒大格局正在穩步完善,每一個公民都應恪守道德底線。
(謝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