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責任,及時分解目標任務。按照黨政同責要求,將糧食生產任務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壓實責任。印發小春、大春糧食生產指導意見,及時將擴面0.05萬畝、增產0.02萬噸的目標任務分解到鎮,明確到村、到戶、到地塊,建立擴面增產臺賬,確保全年糧食面積達34.01萬畝,預產達11.84萬噸。
◎保護耕地,實施撂荒地專項整治。耕地是農業發展之基,農民安生之本,我區嚴守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鼓勵各鎮村采取農戶自行耕種、經營主體代行耕種和集體經濟組織統一耕種的方式將撂荒地進行復耕,提高耕地利用率。對季節性撂荒,采取種植綠肥等養地作物提高耕地質量;對符合條件的撂荒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21年計劃撂荒地專項整治2000余畝。
◎開展培訓,加強新技術推廣。成立了14支春季服務隊伍,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推廣水稻新品種、新技術,提升糧食單產水平。截至目前,共出動技術人員50余人次,培訓人數1000余人,印發春耕生產技術資料2000余份,重點指導廣大農戶加強油菜后期管理及早玉米、早蔬菜和水稻的育苗管理,推廣水稻新品種13個,玉米新品種14,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栽培等新技術10余項。
◎落實政策,提高種糧積極性。加大政策宣傳的同時,積極做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稻谷補貼兩大糧食補貼工作,確保將補貼資金一分不差的發到農戶手中。繼續落實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擴種補貼政策,在柑橘幼林中間作大豆的新型經營主體按照150元/畝的標準給予物資補貼,不僅擴大了糧食種植面積,而且提高了土壤肥力。
◎加強監管,確保農資市場安全。督促各種子經營網點陸續完成了網上備案工作,全區備案網點118個,水稻品種120個,玉米品種212個,確保了種子安全進入市場。同時,積極開展農資抽查,聯合相關部門出動150余人次開展拉網式執法檢查12次,嚴厲打擊了銷售假劣農資、哄抬物價的不法行為,確保農資市場穩定。(唐仕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