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內江市中區“四步走”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來源:內江市中區農業農村局 作者:卿 年 發布時間:2021-11-15 15:19:46

        ◎堅持規劃先行,細化工作任務。結合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研究制定《內江市市中區推進鄉村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試點工作方案》,明確了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工作目標、重點任務清單、問題清單和試點鎮村名單。2021年,計劃改造提升產業標準化基地0.7萬畝,建設畜禽養殖標準化場4個,新增農機總動力0.3萬千瓦,新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6座,主導產業產值增長5%以上,以凌家鎮為試點,開展特色農業產業“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試點。

        ◎整合項目建設,突出糧經復合。按照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的要求,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推廣糧經復合、稻漁綜合種養、畜牧業種養循環等生態種養循環模式,增加糧經作物復種指數。結合2021年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項目,推廣“林下+”模式,計劃林下間作糧食作物8000畝(其中柑橘林間作大豆7000畝)。同時,利用省級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機遇,引導農場主和種養大戶發展糧經復合、種養循環、“稻田+”等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目前,100余家農場申報項目中,種養循環、糧經復合等模式占比已超過50%

        ◎強化主體培育,推進融合發展。堅持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主要經營方式,支持小農戶領辦農場或加入合作社開展現代化經營,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2020年底,全區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達889家,同比增長38%,區級以上示范社(示范場)120家,占比超過10%。今年底,計劃總數新增250家。結合省級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機遇期,出臺《三年發展規劃》《家庭農場十三條》等政策文件3個,配套土地經營權政策、農村改革、農業用地用電扶持、培育(示范)項目管理辦法等實施細則7個,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引進新技術、新裝備,改良提升產品品質,發展農產品初加工,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延長產業鏈、價值鏈等。

        ◎加強農技指導,推動科技興農。出臺《輔導員管理細則(試行)》,明確各村第一書記擔任農業政策輔導員,駐村農技員作為產業技術輔導員,84名技術輔導員全部到位。今年以來,已舉辦果蔬栽培、水產養殖、畜牧養殖等主題培訓10余場次、培訓農戶300人次以上,其中邀請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專家開展教學3場,努力做到培訓內容與實際需求的靈活對接,以點餐式培訓,幫助補齊技術上的“短板”。繼續實施科技服務提升工程,加強與中國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省農科院、四川大學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卿 年)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大丰市| 正镶白旗| 当阳市| 十堰市| 来安县| 青海省| 苏尼特右旗| 龙山县| 吕梁市| 福建省| 琼海市| 昌江| 阿尔山市| 通化县| 龙泉市| 长丰县| 榆社县| 民县| 方城县| 通山县| 金湖县| 天气| 白玉县| 鹤山市| 东港市| 察隅县| 永安市| 甘泉县| 静安区| 会理县| 沁水县| 汕尾市| 游戏| 阜阳市| 廉江市| 惠水县| 玉树县| 南宫市| 唐山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