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個兒女應盡的義務。
11月24日,敘州區法院利用“一鎮一法官”工作機制,去到蕨溪鎮龍池鄉,通過巡回審判成功化解一起贍養糾紛案,切實保障了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案情簡要:原告劉某某與妻子唐某某婚后共生育了三兒兩女,共五個子女,其妻唐某某于1978年7月病故,后原告獨自將5個子女撫育成人,各自成家立業。由于原告年歲已高,近年多病纏身,五個子女因各自家庭均有不同程度的難處,多方協商后就老人的贍養問題未能達成統一意見,老人贍養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劉某某通過村干部找到龍池鎮“一鎮一法官”的派駐法官尋求幫助。
案件立案后,承辦法官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便選擇在老人所在村莊巡回開庭。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認真聽取原告、被告陳述,以柔性化解糾紛,從老人意愿、子女法定義務以及中國親情傳統文化等方面,勸解各子女尊重老人選擇,以親情為重,積極履行贍養義務,共同給予父親幸福的老年生活。經過3個小時的庭審及調解,原、被告雙方當庭達成調解協議。調解結束后,幾名被告也冰釋前嫌,找回了兄友弟恭的親情,他們對政府、法院工作人員連連表示感謝,旁聽群眾見狀也深有感觸。
庭審結束后,法庭干警結合案情向村干部、旁聽群眾講解了相關法律知識,還分發了自制的《民法典》有關贍養部分的宣傳手冊,旨在增強當地群眾法律意識,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影響一方”的效果。
此次巡回審判是敘州區法院落實“一鎮一法官”工作機制,就地化解矛盾糾紛的真實寫照。接下來,敘州區法院將繼續用好“一鎮一法官”工作機制,結合群眾實際情況,著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突出共性問題,常態化進行司法調解、巡回審理等方式,上門為群眾提供訴訟便利,快速、便捷、優質、高效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陳倩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