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距幾米合適?栽后咋個管理?花期如何授粉?”……近日,在眉山市東坡區復興鎮李子種植技術培訓現場,面對32名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屬的不同提問,區殘聯請來的專家逐一進行了解答,并當場將1800株李子樹苗免費向受訓殘疾人送發。“學懂了技術方法,還領到了50株果樹,這下沒有了顧慮,我有信心種好李子。”白塔村智力殘疾的陳靜高興地說。
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東坡區殘聯致力以提高脫貧殘疾人收入水平為重點,抓住秋冬季適宜果樹栽植的時機,選擇在復興鎮轄區的金花、白塔、山祠、楠橋4個村(社區),召集該片區的32名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屬,集中開展李子種植技術培訓。
根據殘疾人理解能力和層次特點,培訓著重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果樹專家以通俗易懂和直觀授課的方式,就李樹栽植間距、品種選擇、培土施肥、冬季修枝、病蟲害防治、授粉技巧等知識,現場進行講解,做出栽植示范,邊指導學員實踐,邊回答大家提問,直到學懂掌握到位。
在此基礎上,區殘聯當場將組織購買的1800株優質李子樹樹苗,學員不同的需求數量,免費發送給32名殘疾人和家屬,讓各自領回去栽種。“接下來,我們還將與當地殘聯組織和村(社區)干部一道,深入殘疾人栽樹現場,跟蹤做好指導服務,以確保果苗成活,加強冬季管理,幫助殘疾人增收致富。”該區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陶廣漢 呂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