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人民日報撰文:推進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立足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人民法院緊扣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推動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公正高效化解經濟金融、科技創新、民生保障、農業農村、土地房屋、環境資源、數字治理等各領域糾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來源:人民日報)
多元糾紛來化解,暢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針對群眾需求,提供多樣化司法服務,把司法為民宗旨貫穿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人民法庭是基層法院服務鄉村振興的前沿陣地。以鄉村振興促進法實施為契機,今年,最高人民法院把強化人民法庭建設、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作為工作重點,加強人民法庭建設,系統集成智慧法院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成果,最大限度減少群眾訴累,暢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促進法治鄉村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以“鞏固脫貧成效、促進鄉村振興”為出發點,立足司法職責,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指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法律保障。“鄉村振興促進法是為了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貫徹實施而制定的”,為確保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得到落實,確保各地不松懈、不變調、不走樣,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地促進鄉村振興。我們基層法院干警要用責任、擔當和智慧履行司法為民光榮使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進一步加強基層有效治理,助推鄉村振興。
“擼起袖子”來解紛,司法為民邁向新臺階。大力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健全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要擼起袖子,加大為民司法服務,全面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提升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能力水平。要著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積極推出新時代司法便民利民舉措,為當事人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糾紛解決渠道,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扎實推動“楓橋經驗”落到基層的每一角。“楓橋經驗”之所以歷久彌新,充滿生機活力,最根本的就在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社會治理全過程、落實到基層治理第一線。作為基層法院干警我們要緊緊圍繞繼承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群眾參與、法治保障。建立健全系統化的基層黨建工作體系、多元化的社會矛盾化解體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體”的立體化社區治安防控體系,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
踏在新時代新征程路上,基層法院干警要鞠躬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扛起法治建設重要政治責任,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政治方向、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為“十四五”開局奠定基礎,為鄉村振興發展保駕護航,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鄭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