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內江市市中區首個“五良”融合產業宜機化改造試點示范項目在市中區龍門鎮茅蓬寺村舉行。“五良融合”是指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種農藝農機融合發展。推進“五良”融合發展,是解決當前農業人口老齡化,是發展現代農業集約化、規?;a經營的重要手段。
據悉,市中區龍門鎮采用創新經營模式和機制,以龍門鎮茅蓬寺村為項目核心區,以確保土地屬性不變為前提,對農田地開展小并大、短并長、陡變緩、彎變直改造,修建農機通行道路、進出坡道,先后對一批緩坡、撂荒地進行改造,建成宜機化作業田(地)1200多畝,農業機械通行率和作業率均達到100%,實現“三通一平”的效果。
統籌規劃 創新機制促發展
一年來,市中區龍門鎮黨委、政府領導多次現場辦公,解決“五良”融合配套設施問題,區農業農村部門領導隨時到現場指導,做好技術保障。項目實施以來,區、鎮、村各級領導廣泛征求群眾意愿,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發布遴選實施主體公告,尤其是對項目實施統籌規劃,在創新機制上下功夫,受到區農業主管部門的好評。
據介紹,經村民大會研究,決定選出四川中農盛禾農業科技公司為實施主體,全權負責“五良”融合的具體工作。據了解,該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實際投入資金350萬元整,目前擁有拖拉機3臺,收割機6臺,各大中型機械設備數臺,公司聘請內江市農科院多位專家為技術顧問,并與省級龍頭企業內江市飛龍米業有限公司建立了產業聯盟。該公司已在項目區內流轉土地,一期工程已改造面積337畝,改造前主要種植玉米、紅薯、油菜、蔬 菜,宜機化改造后,種植玉米、水稻、油菜。
萬事開頭難。據悉,茅蓬寺村“五良”融合實施主體確定由中農盛禾農業科技公司全權負責之后,龍門鎮黨委、政府按照全域規劃、集中連片、科學合理布局,堅持以糧油產業為重點,把項目建設與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機結合,建設以“五良”融合產業宜機化改造基地為核心,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多措并舉 齊抓共管贏贊譽
“公司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三農”工 作的重要指示,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管理機制, 優化組織方式,強化“五良”融合!”中農盛禾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王云寬表示,要加大關鍵核心技術和模式集成,完善高效協作的組織機制、互利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解決在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據了解,公司開展“五良”融合工作以來,以項目試點推進會為契機,積極探索農業規?;?、高效益發展的新路徑,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茅蓬寺農業園區,尤其是創立集科技水平領先、綜合效益較好、示范帶動力強、產品綠 色安全、生態環境優美于一體的糧油基地發展理念,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引人矚目的是,龍門鎮黨委、政府將該項目納入2022年“掛圖作戰”任務和重點項目來抓,鎮黨委、政府分別確定一名領導抓,部門負責具體落實,責任分工到崗到人,全力協調推進。與此同時,龍門鎮與區農業農村局建立了工作專班,在茅蓬寺村成立了項目監督協調小組,全面參與項目建設。不僅如此,項目實施業主還制定了倒排工期表,對照項目時間進度表有序推進,形成部門參與、全員配合、集中發力的格局,尤其是發揮財政資金的支出效應,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贏得了市中區委、區政府的充分肯定。
提質增效 融合發展見成效
一年來,四川中農盛禾農業科技公司以“五良融合”為突破口,以科技、制度、機制“三個創新”為動力,流轉土地1200多畝,加快向全程機械化、全面機械化、高質量供 給、高效能應用方向轉型,推動裝備、技術、服務、設施升級。
據了解,該公司堅持以現代農業裝備為牽引的“五良”融合。在宜機化改造項目區率先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發展模式。“一控”:利用渠道整治、田埂筑固等工程措施和節水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使農田能排能灌?!皟蓽p”:通過地力提升改善土壤條件,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在宜機化田塊整治后促進和推 廣農家肥使用 ?!叭尽保和ㄟ^改造農業機械化農機生產 便道提高田塊通達率,促進畜禽糞污、秸稈、廢棄物的基本 再利用,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發展模式,促進“五良”融合發展 , 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據悉,一年來,市中區為了加快“五良”融合發展,還修建了一個集生產、加工、處理于一體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該農事服務中心投資400萬元,可提供糧食烘干和倉儲、機械存放、秸稈處理等一體化服務,修建完工后將與內江市飛農米業公司合作,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將增加10萬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年來,市中區龍門鎮茅蓬寺村通過項目改造,使昔日的荒山變成了良田,生產成本顯著降低,產量大幅提升,稻藥、糧菜產業實現融合發展,有效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龍門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