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提前防治,病害防控效果才理想,而且利于降低防控成本。”5月16日下午,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內東鄉龍河村2組,在煙田噴灑煙草普通花葉病病毒抑制劑的李毅停下來說,“近段時間天氣干旱,過幾天還要給煙苗補水,爭取煙苗盡快還苗生長?!?/span>
今年23歲的李毅,由于家庭困難,初中畢業后就進入社會謀生,在工地打工下過苦力,在商場賣過手機。后來,李毅感到在外自立無望,回到村里從事生豬養殖。受市場行情影響,李毅的生豬養殖事業起起伏伏。
2017年,正當李毅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會理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內東煙站技術員到村里宣講煙葉種植扶持政策。身處煙區的李毅重新燃起了再次創業的青春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他向煙站提出煙葉種植申請。
“第一年是摸石頭過河探路,在技術上緊跟著技術員的指導走?!鄙钪按蜩F還需自身硬”的李毅回憶著介紹說,必須把種煙技術學懂、學精、學透,才能在種煙大路上越走越平坦。
每個生產環節,李毅都要去村民家的煙田去看看、問問;每遇技術人員從田間地頭經過,他都要上前去咨詢;每遇煙站組織的培訓會,他都場場不落地盡數參加;每遇一項新技術推廣,他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大膽嘗試。
憑借這股干勁,李毅第一年種煙20畝,總收入達到8萬余元?!澳苡羞@個水平,全家人都還滿意,也非常支持我?!崩钜阏f,種煙有力度很大的政策扶持,有煙草公司提供全程技術服務,有種煙保險兜底,這些增強了他種植的底氣。
“種植煙后作物,把技術提上去,同樣能夠增產增收。”2017年,剛剛交售完最后一筐煙葉,內東煙站站長張天軍對李毅建議,“搞復合種植,一田多產,一田多收?!?/span>
“種煙種糧都有政策扶持,有農業農村局和煙草公司提供技術指導,農機下田也方便,水電路也配套,干!”抱定了主意,李毅當年就在煙田里接著種植小麥、秋豌豆、油菜等。
雖說是莊稼人,但年輕的李毅還是相信技術,他拋棄了傳統的種植觀念,虛心聽從技術員的技術指導,煙后作物的豐產豐收同樣超出了李毅的預期。
“去年我種植烤煙70畝,煙葉采收結束后,又在煙田里種了20畝小麥和50畝油菜,總收入達到67萬元左右。”李毅介紹,種完一季煙,緊接著就種上一季小麥和油菜等,煙糧輪作,“一畝地”變成“兩畝地”,既培育了土壤,又實現一田多收,對農民來說糧煙融合真劃算。
種煙種糧能增產增收,煙農才愿意種。近年來,為營造穩健的糧煙融合發展環境,解決煙農種煙種糧的后顧之憂,會理市相關部門協力在防災減災、組織保障、政策支撐、隊伍建設、技術服務、綠色生產等方面加大整合力度,持續提升保障資源融合度、使用率,同時打造糧煙融合示范區增強輻射帶動作用等,一系列政策、管理、技術等保障服務體系逐漸向大農業生產延展,有力助推了煙區糧食等作物產業高質量發展。
組織、政策、設施、技術、產業融合既是保障又是動力,互融互促推進糧煙融合效益日益提升,進一步激發了煙農的種糧、種煙熱情。
為保障煙糧協同發展,會理煙區在作物選擇上突出當地特色,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煙后作物,水稻、小麥、玉米、蕎麥、豆類等產業布局各有側重,煙后各色糧食、果蔬、油料作物播種有早有晚,進一步增強了產業發展后勁。
“煙葉是糧食最好的茬口作物。通過發展糧煙種植,我家每年收入達到了100多萬元。煙站和當地政府不僅為我們提供全程精準技術服務,還開展‘雙合同、雙訂單’試點,讓我們安心種、不愁賣?!弊邔寐纷樱^上好日子,李毅對家鄉的振興發展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