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六一的歡歌遇上生態的脈動,當法治的陽光灑滿童真的眼眸,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與自然探索之旅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悄然啟程。5月29日,雅安中院及天全縣法院干警攜手天全縣第三完全小學師生,走進喇叭河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以“沉浸式”生態課堂為孩子們編織了一段“法治與自然共生”的奇妙記憶。
探秘自然:
在云霧與光影中觸摸生態脈搏
清晨的大熊貓國家公園輕紗漫卷,宛如被揉皺的綠緞子鋪展在群山之間。孩子們背著繪滿卡通圖案的書包,像一群蹦跳的小精靈,踩過沾著露珠的石板路,撲進自然的懷抱。首站抵達大熊貓國家公園元宇宙體驗中心,瞬間將現實與夢幻折疊——穹頂之下,光影流轉間,喇叭河的四季更迭如走馬燈般呈現:春日杜鵑燃遍山巒,夏日溪流躍動銀鱗,秋日紅葉鋪就金毯,冬日雪峰倒映冰湖。
“快看!是雪豹在捕獵!”
“哇!是小熊貓誒!”
孩子們貼著全息屏幕,鼻尖幾乎要觸到虛擬的蕨類植物,眼中閃爍著對自然的驚嘆。當工作人員講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時,剛才還喧鬧的課堂突然安靜下來,小眉頭微皺的模樣,恰似在心底種下了一顆守護的種子。
趣味課堂:
來自標本的生態哲學與法治密碼
“看,這是紅腹錦雞,這是我們四川省的省鳥……”在科普館內,工作人員站在標本前面,孩子們立刻圍成一圈,像雛鳥等待投喂般仰起臉。當看到齊口裂腹魚時,不知誰小聲說:“這不是我們雅安的雅魚嗎?”惹得同學們投來崇拜的眼光。
“花草不會跑,為什么也是生態鏈的主角?”法院干警拿起一株植物標本,拋出問題。
“因為它們能變成蜂蜜!”“大熊貓吃的竹子就是草!”孩子們爭相搶答。干警順勢展開《野生動物保護法》案例:“曾有罪犯為了獵奇,捕殺野生小熊貓,結果被判處刑罰……”故事像蒲公英的種子,輕輕飄進孩子們的心里。
標本柜的玻璃映出孩子們認真的神情,法治的種子正與生態知識一起,在他們心底悄悄發芽。
知識競答:
當“環保小衛士”遇上“法治小考官”
“世界環境日是哪天?”
“6月5日?”
“對的,馬上就要到世界環境日了,大家都要做愛護環境的小衛士!”
搶答環節的熱烈程度超乎想象,孩子們的小手舉得比雨后春筍還高,連平時最靦腆的小女孩也漲紅著臉喊出答案。
除了生態知識,干警們還穿插了“騎電瓶車能否載人”“網絡上買東西是否能在QQ群支付”等安全知識,將法治防護網編織得更緊密。
“我是今天的環保小標兵”捧著獎品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我們都是今天的環保小標兵!”其他的同學們也異口同聲的喊了起來!這場沒有硝煙的“知識戰役”,讓環保與安全意識化作孩子們口中的順口溜,蹦蹦跳跳地帶回校園、帶回家。
法未同行:
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綠色未來
返程路上,孩子們開心地分享著今天的收獲:“以后再也不摘花了,蜜蜂會沒飯吃!”“看到有人抓野生動物,我要打電話報警!”法院干警們看著窗外掠過的青山,忽然覺得這些童言稚語,比任何法條都更有力量。
此次研學不僅是一次自然啟蒙,更是一場法治浸潤,當孩子們學會用敬畏的目光打量每一片樹葉,用法律的思維守護每一只生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便有了最鮮活的傳承者。未來,天全縣法院將繼續以“法貊貊·全小鹿”少審品牌為紐帶,讓法治的春風吹遍每一片綠地,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生態保護的“行走的燈塔”。
法官寄語
當童真的翅膀掠過法治的晴空,當自然的饋贈遇見文明的守護,這場六一研學勾勒出最美的成長畫卷。愿每個孩子都能記住:在他們眼中閃爍的星光,是自然的饋贈;在他們心中流淌的法治清泉,將永遠滋養這片土地。守護綠芽,便是守護未來——而這,正是法治與自然最動人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