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后續發展。青神中學校通過完善考核方案、規范教學常規、整合教學資源和豐富教學活動四舉措提高教學質量。
完善考核方案
對原學校教學質量考核方案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確立了新的《青神中學校關于教學質量獎勵的實施方案》。該方案對學校初中部到高中部各年級的獲獎條件、獲獎項目、分配方式和未完成教學任務的考核認定等作了具體規定。學校還在教師評優評先、職稱晉升晉級方面增加對教學質量的考核比例。
規范教學常規
落實“雙減”要求,學校要求教師不得擠占音樂、體育、美術和心理健康等課程的教學時間。明確語文、英語學科三段式早讀要求,采取年級組長每天不定時巡課,每周檢查評比教師備課教案,組織學生進行周考、月考評價小結,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集中備課,學校教學管理人員推門聽課等方式規范教學常規。
整合教學資源
組織教研組、學科備課組對學校現有的成都七中課堂錄播、海亮教育資源賦能項目、學科網資源下載和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等教學資源進行研究、討論和學習,教師結合學科教材、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學力等情況,對各類教學資源進行梳理整合,選擇使用。
豐富教學活動
在高一和初一年級建立海亮班,選擇三名拔尖學生組成競賽團隊,到海亮教育集團參加集中培訓。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和“青藍”師徒結對活動。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作業設計和校級分層分類命題制卷等競賽。開展學生課堂筆記、作業和錯題集展評。開展校內“名優特級教師課、骨干教師曬課、青年教師賽課”活動。組織青年教師參加眉山診斷考試同步解題競賽和教學基本功比賽等教學活動,提供青年教師教學業務成長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