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貪圖小利吃“大虧” 在校學生淪為電詐犯罪“工具人”——峨眉法院邀請150余名師生旁聽庭審

        來源:峨眉山市人民法院 作者:鄭欣 發布時間:2023-11-08 17:20:25

        庭審旁聽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只需出借銀行卡

        不需投入一分錢

         “搭把手”幫助轉賬、提現

        輕輕松松獲得“好處費” ?

        image.png

        不勞而獲 貪圖小利

        殊不知

        這已經是在犯罪!

        近日

        峨眉山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被告人程某某

        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一案


        審理查明

        image.png

        被告人程某某系我市某中學校在校學生,經他人介紹,為牟取利益,明知他人使用銀行卡從事犯罪活動,仍然抱著僥幸心理將自己的銀行卡號提供給他人使用。

        2022年12月7日,程某某在他人全程陪同下,在峨眉山市城區多個銀行營業網點,使用自己的兩張銀行卡,將轉入卡內的詐騙所得資金17.25萬元取現后交給他人并從中獲利3600元。

        2023年2月3日,程某某接到公安機關電話通知,主動到公安機關并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審理認為

        image.png

        被告人程某某明知他人資金是犯罪所得,仍向他人提供銀行賬戶,并幫助他人取現以轉移資金,情節嚴重,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根據被告人程某某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結合程某某的認罪悔罪態度,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程某某當庭表示服判,并繳納了罰金。

        庭審現場

        image.png

        考慮到程某某作為在校學生,該案審理中,選用了教育系統從業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教”“審”結合,為被告人積極改造、回歸社會做好思想準備。

        同時,為了起到更好的普法宣傳和教育作用,讓學生充分了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危害,我院邀請了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學校師生代表150余人到庭觀摩庭審,起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庭審結束后,審判人員與旁聽師生開展釋法交流,旁聽學生表示,通過近距離接觸刑事審判現場,不僅感受到了國家法律的威嚴,也認識到了將個人身份證、銀行卡等轉借他人使用所帶來的風險。

        法官有話說

        近年來,利用電話卡、銀行卡進行信息網絡犯罪人員中,在校學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校學生心智不成熟,社會閱歷和文化程度尤其是法律知識不足,容易被小利誘惑誤入歧途,成為信息網絡詐騙活動的“工具人”。

        image.png

        本次庭審觀摩活動,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為網絡犯罪套路“畫像”,有助于增強在校學生防范網絡犯罪意識、筑牢心理防線。

        普法課堂

        將自己的手機卡、銀行卡、身份證提供給他人用于實施網絡詐騙的行為,觸犯了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小編提示

        希望廣大學生、群眾時刻保持警惕意識

        切莫因蠅頭小利

        買賣、出借、出租

        銀行卡、電話卡、支付賬戶、個人身份信息等

        一旦觸犯法律

        追悔莫及!!!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福安市| 莱阳市| 普兰县| 田东县| 青田县| 星子县| 秀山| 淮南市| 越西县| 奇台县| 丰原市| 泰来县| 宜都市| 灵寿县| 曲周县| 天长市| 淳安县| 五台县| 延津县| 铁岭市| 交口县| 日喀则市| 吴旗县| 益阳市| 九江县| 巴马| 天门市| 盘锦市| 蓬溪县| 太仆寺旗| 凯里市| 江安县| 榆社县| 株洲市| 徐水县| 义乌市| 永安市| 凭祥市| 蒲江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