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致力于通過“五心”級服務標準,構建一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2023年在內江率先創建“楓橋式”調解室,獲得司法部高度評價;在“6.24”網絡涉黑案中表現突出,被選入省高院“十大典型案例”;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測評位居全省前列,多年保持內江第一。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礎瑞走訪企業
堅定不移,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的“決心”
明確舉措任務。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出臺《隆昌市政法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條舉措》,明確10個方面20項重點工作任務,構建齊抓共管格局。
聯系服務多維推進。制發《隆昌市政法機關關于進一步規范政法干警“三項聯系服務制度”的通知》等措施,構建三維服務體系,超過90%的企業享受到個性化服務。
嚴管理念貫徹始終。嚴格落實《中共隆昌市委政法委員會執法司法督查案件評查工作辦法(試行)》,定期開展案件評查,評查案件16次100余件,市場主體對執法司法服務的社會評價滿意度達100%。
秉持公正,無私無我恪守司法的“公心”
監管干預包容審慎。制定《隆昌市涉企案件專項督辦行動方案》等措施,建立并完善企業“綠色”免檢、重大行政執法聯合會商等機制,備案涉企檢查計劃200余份,統籌合并執法檢查182項,核減檢查97次。處置破產聯動高效。出臺《關于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協調府院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組建工作專班,穩步推進重點案件處置,成功推動兩起積壓長達7年的破產案件化解。
保障有力,穩定有序護航企業的“安心”
推進法治教育。整合各類活動,深入企業進行法律法規解讀,成功舉辦7場涉企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發放超2000份宣傳資料,為80余人提供法律咨詢,共1000余人受到法治教育。
實施法治體檢。成立“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為企業進行全面的法治體檢,為食品藥品企業出具20余份法治體檢報告,并提出30余條建議。
強化警企聯動。建立快偵快破機制,成功破獲120余起涉企刑事案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對100余家重點場所及企業進行了安全檢查。
嚴格依法辦案。已處理50件破壞金融管理秩序、擾亂市場競爭類犯罪案件,以及18件侵犯知識產權類犯罪案件。
隆昌市舉辦2024年食品藥品企業專項法治體檢活動
精益求精,無微不至提供服務的“細心”
嚴密部署務實推進。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親自部署,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服務標準,通過掛圖作戰、首問負責制確保執行,實地走訪累計260余人次。
精準走訪服務到位。政法系統組織開展聯系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走訪”,安排133名中層以上政法干警聯系掛包全市116家規模及以上企業和10家商貿企業,深入走訪、宣講政策、法治服務,協調解決困難50余個。
針對問題精準施策。通過全覆蓋走訪收集訴求72條,整改意見21條,解答法律問題15個,制定54項幫扶措施,整合資源解決50余個執行難等問題,提供法律咨詢1000余人次,排查涉企風險11個。
銳意創新,深化改革不斷前行的“真心”
深化司法跨域協作機制。打通跨域聯動調處、訴訟審理及執行協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風險25處,網上立案100余次,異地調查取證4件,普法宣傳覆蓋約2000人次。
打造“一站式”政法服務機制。優化涉企服務模式,強化駐企協助指導,容缺辦理業務200余筆,開展“上門辦加急辦”服務20余項,“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事項材料減免率達53%,審批時限縮短87%。
建立化解涉企糾紛機制。指導工商聯設立涉企糾紛調解委員會,常態化處理糾紛,成功調解46件涉企案件,調處涉企糾紛54件,成功率高達98%以上。
推行營商環境監督機制。有效處理企業反饋問題9項,保障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積極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梁基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