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建設“楓橋式人民法庭”,做實做細指導人民調解法定職能,提升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區法院同德法庭通過巡回法庭近村委調解的形式為人民調解員上了一堂生動直觀的業務培訓課。
此次旁聽庭審的是一起飼養動物致人損害責任糾紛案件。庭審中,承辦法官圍繞雙方訴求及爭議焦點進行梳理分析,引導雙方當事人陳述事實并圍繞爭議焦點進行了舉證質證,開展法庭辯論。參與旁聽的人民調解員和群眾緊跟庭審節奏,“零距離”體驗庭審全過程,對訴訟庭審程序有了直觀的認識。
庭后,分管法庭工作的院領導重點圍繞人民調解工作中當事人身份的核實、證據的把握、調解筆錄制作、矛盾雙方的利益平衡、情緒管理、訴源治理等方面為人民調解員結合本案案情進行講解,讓大家快速了解調解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拓展聚焦婚姻家庭糾紛、相鄰糾紛、借貸糾紛等常見矛盾,將相關法律法規、實際案例和調解技巧深度融合,提升人民調解員的法律運用能力和調解能力。最后,參加旁聽的人民調解員、村社干部就目前調解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人民調解工作對化解基層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仁和區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通過集中培訓、工作交流等方式,提升調解員的法律素養和業務能力,促進矛盾糾紛前端實質性化解。( 王瑤玥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