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縣,說起龍泉驛區幫扶的事,很多老百姓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龍泉驛區捐資捐物,讓甘孜的孩子坐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病痛的患者急需幫助時,是龍泉驛區培訓了一批又一批醫務人員,讓甘孜群眾也能接受現代醫術的治療……近10年來,龍泉驛區共計投入各類資金4.41億元,援助實施完成援建項目114個。如今,甘孜縣的基礎設施、教育文化、生活條件等民生問題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在龍泉驛區的結對幫扶帶動下,甘孜縣域經濟也得到了較大發展。
傾情:帶著責任和使命幫扶
“要把援藏工作當成分內事,當作自己的事去做好?!?這是成都市龍泉驛區援藏人才的心聲。近幾年,龍泉驛區的教師、醫生、科技人才和援藏干部進駐甘孜縣,在這里,滿懷激情地書寫援助曲。10年來,龍泉驛區累計選派5批次370余名規劃建設、農林環保、文化旅游等干部人才駐點幫扶,“傳幫帶”甘孜縣干部人才520余人,接收甘孜縣干部人才到龍泉驛區掛職鍛煉和短期培訓360余名,舉辦各類培訓班32期、培訓干部人才6000余人次;依托黨校、農牧民夜校等陣地,采取專家講座、現場教學、實操培訓等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種植養殖、鄉村旅游、市場營銷等技能培訓120余次,培訓農牧民8160余人次,基本實現“每戶貧困戶至少掌握一門實用技能”。
傾力:攜手共繪美好藍圖
隆冬時節的甘孜縣,氣溫異常低下,但住在該縣斯俄鄉吉絨隆溝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澤呷老人一家是溫暖的?!拔一盍?0多歲,以前做夢也想不到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這里環境好,住得舒服,什么都不愁!”坐在自家二層藏式小樓的客廳里,年過六旬的澤呷眉眼中充滿著笑意。
吉絨隆溝安置點緊靠甘孜縣城,是龍泉驛區援建的甘孜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也是龍泉驛區踐行為民宗旨的縮影。10年來,該區援助建成甘孜縣民族中學、大德鄉中心校教學樓、甘孜龍泉標準化幼兒園等項目,新增學位1500余個;實施共建、托管等舉措,促成甘孜縣二完小全面托管,兩地54所中小學校結對共建;創新“金鳳凰”異地代培,接收472名農牧民學生到龍泉驛區免費就讀。援助建成中藏醫院門診大樓等重大醫衛項目7個,新增床位327張;開展科室結對幫扶,建成急診科、檢驗科等專業科室5個,推動甘孜縣人民醫院等4家醫院創建達標;實施聯合診療,篩查包囊蟲7萬余人次,包蟲病發病率下降91%,開展農村孕產婦聯合孕檢、住院分娩率提高47%。援助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農牧民住房抗震加固工程,1200余戶農牧民入住“安全房”;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甘孜縣水廠改擴建工程,讓城區3萬余群眾喝上了“放心水”;建成城市公廁、文化活動廣場、太陽能澡堂等惠民服務設施及公交站點40余個,公服設施落后等問題得到初步緩解。
傾智:“授魚”更“授漁”
“對口援助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激發甘孜縣干部群眾發展的內在動力、增強甘孜縣自我發展能力才是長久之計?!边@是龍泉驛區對口援助干部的共識。10年來,龍泉驛區堅持產業援藏、授之以“漁”,著力推動甘孜縣產業提檔升級,形成了“大產業引領帶動、中產業齊頭并進、小產業百花爭放”的格局。該區累計投入9400萬元,作為甘孜縣128個貧困村的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基金,以抱團取暖的方式援建格薩爾文化百村產業基地,使之成為甘孜州最大的產業扶貧項目和文化旅游項目,改變了甘孜縣產業發展格局。扶持甘孜縣康巴拉公司建成全甘孜州最大的“康北生態牦牛產業園區”,帶動50個農村養殖專業合作社共同發展;建成青稞產業基地2.28萬畝,促進了該縣青稞產業的升級;引進四川榮焉商貿公司投資5300萬元建成“康北果蔬批發交易中心”,推動商貿物流業規?;l展。投入1055萬元,建成高原特色糧油和中藥材種植基地2萬畝;投入1090萬元,扶持建設集體牧場和養殖小區28個,培育發展貧困村新型經營主體22個;建成成都市首家受扶地農產品銷售中心—甘孜生態農副產品龍泉展銷中心,連續2年舉辦龍泉驛“綠色藏羌生態年貨節”“甘孜縣特色農牧產品年貨節”,累計銷售農牧產品120多萬斤。(李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