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分類施策,高質推進項目建設。在緩丘寬谷中“治水”,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在淺丘中谷中“修路”,把“宜機化”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解決農機下田“最后一公里”問題;在深丘窄谷中“改土”,推廣套種、間種技術,進行坡地平整、培肥地力,釋放多種經營活力。
◎強化債券包裝,吸引社會金融投資。在嚴格規范政府債務管理的同時,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引導商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鼓勵地方政府在債務限額內發行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強化人員培訓,著力提高隊伍素質。組織行業主管部門和鎮(街)相關人員參加各級高標準農田建設培訓,到農田建設工作經驗豐富的部門或地區學習,包括規劃設計、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竣工驗收、運行管護等方面整套規章制度和先進的做法經驗,逐步形成符合我區實際可行的措施,為保質保量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程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