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是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精準發力,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軟實力,是凈化社會風氣、打造法治國家的重要前置基礎。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地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近年來,洪雅縣人社局不斷對標高標準,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以“四用”工作法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辦好民生實事。
用“法治建設”引領“規范用工”
首先是依法推進勞動合同制度。持續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普查與體檢檢查、企業勞動用工誠信評價工作,督促企業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其次是建立健全對接服務機制。會同洪雅縣司法局開展勞動合同普查和體檢檢查,檢查300余家用人單位用工情況;會同洪雅縣市場監管局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開展企業薪酬調查。三是督導企業規范用工標準。督促企業落實職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制度,確因特殊情況和經營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規定安排職工補休或支付加班工資,持續推動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同時積極引導企業申請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和不定時工作制。四是完善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建立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聯動處置中心,為企業和職工提供分層次、多途徑、高效率的多元解紛服務。對接洪雅縣司法局、洪雅縣檢察院開展拖欠工資民事訴訟支持起訴等工作。不斷完善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勞動糾紛調解成功率92%。
用“一網通辦”護航“服務到家”
推進省集中平臺推廣應用。以人社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為抓手,嚴格按“三全”應用要求,依托省級集中部署信息系統,配合省、市加快推進系統對接部署和應用推廣,將洪雅人社業務及時納入信息系統管理,實現業務“應上盡上”,建立健全業務規范、規程,實現業務精細化管理;推進人社服務網辦能力提升。結合“一網通辦”能力提升百日攻堅行動,以業務部門為主體,進一步優化完善辦事指南,配合市級業務專班,推進人社業務在部、省公共服務平臺、四川省政務服務網、天府通辦APP、天府市民云等渠道部署,加大線上平臺宣傳推廣,拓寬服務渠道,提升網辦能辦,著力實現線上服務便捷、高效;推進人社領域“一卡通辦”。以業務部門為主體,梳理人社業務社會保障卡用卡清單,建立健全全業務用卡考評考核機制,加速推動人社領域“全業務用卡”;推進人社服務“就近辦”。繼續以人社基層公共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為重點,努力實現基平臺有人、有標識、有窗口、有網絡、有設施設備,積極依托省級平臺,推進受、辦分離,將人社業務受理下延到鄉鎮、社區,確保人社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依托國家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查找網點,就近咨詢或申報享受人社服務。配合市局探索推進人社服務合作金融機構網點建設,依托金融機構網點部署人社公共服務。
用“好差評”持續倒逼“好服務”
一是把“好差評”工作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行風政風建設的重要抓手,打通企業、群眾對人社政務服務的評價渠道,傾聽企業、群眾對服務體驗的心聲和呼聲,接受企業、群眾“點贊、拍磚、吐槽”,把企業、群眾反映的問題分分類、擺擺位,嚴早嚴小嚴預防,對“好差評”中反映問題“小題大做”,防止小病拖成大病。二是積極引導辦事企業和群眾主動參與服務評價,解決企業、群眾辦事“不能評、不想評、不會評”的問題,確保人社服務“一事一評、一次一評”,按照省、市要求達到主動評價率95%以上。三是敦促各鎮建立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定期開展自查自評,落實專人定期督查,發現差評立行立改,確保群眾滿意。四是強化結果運用,對于“好差評”工作落實到位、群眾評價滿意度高的業務人員,在職務晉升、評優評先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用“獎補政策”扶持“企業成長”
一是創業園促企業“快出生”。2018年,洪雅縣創業孵化園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獲洪雅縣人社局認定為縣級創業園,該園區集創業培訓、電商沙龍、休閑洽談體驗區、農產品平臺銷售、企業創業孵化、創客中心、農商文旅產品展示等功能為一體,注冊資本1000萬元。自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起,園區借項目契機,以縣級電子商務中心為引擎,以100個站點為抓手,依托良好的項目政策,積極搶占電商市場,2020年電商中心共實現電商交易額5000萬元,同比2019年增長20%,截至目前,電商中心直接帶動就業創業1000人,推薦就業36000余人,助農創收2000萬元,為參與的19戶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1.3萬元。二是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費。截至今年5月,為全縣400余家企業減征失業保險費431.34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80萬元。三是營造良好市場大環境。通過眉山公共招聘網、洪雅人社微信公眾號、康養洪雅APP等網絡平臺發布企業用工信息30期崗位,開展“天府情緣 春風送崗”農民工網絡專場招聘會,舉辦“春風行動”線下大型招聘會,舉辦2021年民營企業暨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印制招工簡章1.3萬份,促進重點群體就近就地就業。
(張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