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坡區人社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容,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切入點,把握企業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期待,進一步轉變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效,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上門”, 最大限度地實現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讓企業和群眾能享受到更為高效、便捷、精準的人社服務。
工作人員實地走訪調查
業務辦理零距離
“您好,目前我中心已開通企業網廳服務,按流程完成網廳注冊登錄后便可實現企業社保業務全程網辦。”近日來,東坡區人社局社保大廳工作人員在辦理企業業務時,向每一位辦理人詳細講解企業業務網廳辦理的流程。
為深入方便廣大參保企業,實現社保中心與企業信息互通共享,企業業務全程網辦,自2021年1月起,東坡區人社局社保中心便依托四川人社服務平臺推廣企業業務網廳辦理,通過QQ、現場講解、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手段宣傳社保業務網廳辦理流程,加大社保網廳申報的宣傳面和知曉率。同時,由經辦人員對企業勞資人員開展一對一專題業務培訓,讓企業及時了解“互聯網+政務服務”新舉措,熟悉網廳申報操作新流程。
“一開始很多企業不懂網廳是什么,認為很麻煩,不愿意使用。”社保中心負責人說,“于是,我們工作人員便現場向辦理人進行宣傳,告訴他們網廳辦理業務能很大程度解決反復跑、來回跑的問題,減少時間成本。在企業注冊網廳后,我們會在群里發專門的教學視頻。針對企業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有專門工作人員負責答疑,幫助企業熟練掌握網廳辦理流程。”截至目前,東坡區共有900家企業開通了網廳。
此外,該局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手段,依托“四川E社保”、“四川人社”等APP平臺,推行人社業務“不見面”快捷辦理,實現社保轉移和退休待遇資格認證等多項人社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切實為廣大群眾鋪設了一條“快車道”。
服務事項沉下去
在如何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讓基層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不再往返奔波問題上,該局始終堅持“群眾滿意”為價值導向,強調服務事項要提速辦、簡便辦、就近辦。
為此,大力整合優化經辦流程,對于可一次辦好、立等可取的即時辦結事項,要求辦結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0分鐘,并要在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提速50%以上。推行告知承諾制,企業群眾辦理相關事項,只需作出符合規定的承諾,無需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真正使企業和群眾辦事“跑腿”越來越少、材料越來越簡、時限越來越短、體驗越來越好。同時,落實精簡證明事項125項,清理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和業務再造流程,梳理138項“最多跑一次”人社服務事項,讓審批事項服務延伸、力量下沉、端口前移,使基層企業和群眾 “只進一道門”,業務辦理“觸手可及”。
到派出所核查有關信息
窗口服務走出去
“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開展以來,該局堅持走基層、聽民聲,切實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2021年5月,該局社保中心在數據核對中發現參保人員舒某死亡后個人賬戶仍有余額,因其家屬一直未到社保中心辦理在職死亡人員退費,加上之前的聯系方式失效,退費事宜被暫時擱置。
本著“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該局通過省社保大數據系統進行信息比對,查找到舒某死亡注銷地址為樂山市蘇稽鎮派出所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員前往該地查找其家屬信息。經當地派出所積極協助,工作人員終于聯系到舒某女兒,并向其解釋了相關政策,告知其可攜帶證明材料實地辦理死亡退費手續。但舒某女兒表示她已定居自貢富順縣,距離眉山較遠,過來不太方便,加上退費金額較小,過來的路程相關費用較高,可能“得不償失”。為保障群眾利益,該局充分發揮“讓群眾少跑路,讓信息多跑路”、“我們多干事,群眾更省事”的精神,積極通過網絡、微信、QQ等遠程辦理方式協助家屬辦理了在職死亡退費手續,將舒某個人賬戶余額196.16元及時退還。盡管此筆退費金額較小,且退費過程較為曲折,但保證了社保基金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維護了社保基金安全,也切實解決了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林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