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江市市中區玉溪街道翔龍社區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聽到這個好消息,家住市中區翔龍路138號的劉霞激動地說:“我們就是零失業,這份殊榮是應該的。”
“這是給我們就業工作的一個肯定,同時也給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帶來了壓力,但是我們會一直努力,保證轄區居民‘零失業’。”在成績面前,翔龍社區黨委書記張自明淡定地說。
翔龍社區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挖掘就業潛力、拓展就業渠道、構建就業平臺、提供就業信息、滿足就業崗位等方面入手,通過全面、扎實、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基層勞動保障就業再就業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使該社區失業人員得到充分就業和再就業。
全員登記,不漏一人
“我們轄區的登記失業人員是全員在冊,有跡可循,并且保證有活干。”翔龍社區的工作人員指著臺賬說。
翔龍社區地處機關集聚地,幅員面積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27人,勞動就業適齡人口4500多人,幾年來,翔龍社區以就業服務“新三化”建設為標準,高度重視就業工作,狠抓行業職能建設、社區平臺建設、大力整合資源,實現就業人數4587人,轄區內就業人員全員就業。
“2020年因為疫情,原來的工廠關門了,我也失業了。在外面打了幾十年的工,也熟悉了外面的工作,在本地找個工作,恐怕不太好找,或者找了也不滿意。”前段時間,家住翔龍社區的蔣紅被困家里,內心焦慮……殊不知,社區工作人員卻主動找上門來,將崗位送到家,讓他隨便挑選,如果不滿意,還可以撥打“2959110”電話,三個工作日,不挑不選保證就業。“好快哦,當天下午就有企業答應讓我面試,兩天后我就上崗了。”
翔龍社區嚴格按政策辦理就業失業登記,社區工作人員摸排轄區單位、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和轄區內從業、失業、無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全員登記在冊,進行了微機錄入,錄入率100%,確保再就業優惠政策的享受對象不重不漏,推動就業服務專業化,在轄區內開展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加大就業硬件設施投入力度,LED顯示屏滾動播出吾悅廣場、東林機械、培訓學校等招工信息,上百個工種6000多個崗位急需人才隨時待命,轄區居民在“家門口就可實現就業”。
擴大宣傳,家喻戶曉
翔龍社區利用黑板報、宣傳欄、貼公告、“春風行動”“返鄉農民工專場招聘會”等多種平臺宣傳就業創業工作,做好扶持政策的宣傳,引導管理轄區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利用勞動保障扶持政策,加速實現自身的就業再就業。在工作中,勞動保障協管員熟知就業再就業政策,承擔起了對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殘疾人員的關懷服務,使勞動保障工作站真正成為了勞動保障政策宣傳站,勞動保障協管員成為了勞動保障政策宣傳員。
將再就業優惠政策印制成宣傳材料,通過社區勞動保障站,上門發放每一戶居民;定期開展勞動法規咨詢服務,現場解答失業下崗職工提出的問題;通過電視、宣傳欄、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使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轉變擇業觀念,安心走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之路,形成就業服務常態化。2021年度,戶籍內新登記失業人員數85人,就業人數99人,就業率達116.5%,戶籍內新登記就業困難人員數31人,就業人數44人,就業率達142%。
凝心聚力,援助就業
“我年齡也大了,無一技之長,找個工作確實困難,不工作呢家庭收入又少,但我又不想給政府添麻煩。這下好了,社區主動上門,幫我解決了這個大問題。”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了,翔龍社區58歲的李先生談到再就業這事仍然很激動。
居民要就業,難度在于就業渠道。翔龍社區建立健全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援助制度,將就業、失業登記與就業培訓、就業服務有機銜接起來,以“送服務、送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溫暖”的“五送服務”為前提,通過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和安置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援助,讓有就業意愿的困難勞動力實現就業。
2022年春節,勞動力市場求職登記人員30人,已安置12人,剩余18人正等待面試,推薦率100%;家政服務應聘人員6人,已成功推薦9人就業,就業率高達150%;每日發布各類就業信息480條以上,與15家用人單位建立用工及協作關系。期間組織65人參加“新春人才招聘活動”,為“字節跳動”招聘推薦高素質人才9人。
就業最大的困難是沒有所需的技能,對于“4050”人員來說,感受最深。翔龍社區對“4050”人員及失業人員常年開展免費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對有特長的推薦就業為主;無一技之能的,鼓勵自謀職業或安排公益性崗位幫扶就業,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失業人員個性化技能培訓,2022年已完成培訓15人。
“夢想一定要有,萬一實現了呢?”翔龍社區對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同樣給予關心和關照,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幫助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創業起步階段的資金困難,對轄區內的2名下崗失業人員金建、藍俊辦理小額擔保貸款,兩人分別貸到創業貸款20萬元,從而幫助他們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實現就業、能夠就業是群眾最幸福的事。”玉溪街道勞保所所長邱紅光介紹,翔龍社區將繼續把就業放在民生首位,以增加就業實現居民增收為首要目標,以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為主線,以強化再就業服務為手段,以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援助為重點,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劉曉紅 蔣 萍 周夢蝶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