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縣堅持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全面依法治縣的核心內容,以示范創建為抓手,堅持以人為本,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法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堅持為民服務
近年來,蒼溪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優化行政審批工作流程程序,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水平,強化技術支撐,不斷推進信息互聯互通,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開展綜合執法,推進簡政放權,抓住審批環節這個關鍵,持續推進審批制度改革。
開展行政執法工作
“我們在執法過程中主動表明身份、亮證執法,相比以往,行政執法活動更加規范透明。”一位蒼溪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說。“審批流程簡化,辦事時限縮短,一次性告知,省時又不再跑冤枉路……法治建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一位在政務中心辦事的群眾說。
規范執法辦案維護公平正義
“原告、代理人、被告,畫面是否清晰?聲音能否聽清?”
“畫面清晰。”
“聲音清楚,沒有問題。”
這是疫情期間蒼溪縣人民法院通過微信視頻,隔空調解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調解過程中,法官、書記員坐于審判庭,原告及其代理人、被告分別在各自家中,三方全程“無接觸式”交流,法庭對調解過程實行錄音錄像。在法官的組織下,雙方當事人線上陳述觀點、舉證質證。法官對案情進行詳細分析,并向當事人釋法明理。最終,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視頻遠程調解
“疫情防控不松懈,審判業務不停步,司法服務不間斷。”這是蒼溪縣人民法院黨組向全院干警發出的動員令。蒼溪縣人民法院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充分運用“互聯網+巡回法庭”模式,積極打造信息化“高速公路”,實現了就地立案、就地調解、就地開庭、就地化解矛盾糾紛。截至目前,該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315件,執行到位金額514萬元,其中,通過網絡查控系統扣劃案款217.36萬元,勝訴當事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做實法治教育提升治理能力
“黃賭毒,無歸宿;邪教門,必害人;養寵物,要管束;看家狗,莫傷人。”這是蒼溪縣杜里社區在法治宣傳中編寫的普法“三字經”,在“百場法治文藝匯演”下基層的節目中以快板的形式宣傳,受到了社區群眾的追捧。
開展法律進重大項目活動
蒼溪縣在基層治理法治化上下功夫,一是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讓基層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將縣域公路網作為營造法治氛圍的重要載體,在沿途標牌投放黨建引領、依法治理、道路交通安全等各類法治宣傳標語2萬余副。全面打造是村級法治文化陣地,全縣打造文化廣場、文化長廊、文化墻等共計300余處。二是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健全完善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法治培訓、依法決策制度。抓住青少年這個“重點群體”,著力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不同途徑,開展青少年憲法及法律法規教育。同時,不忘抓住人民群眾這個“絕大多數”,擴大法治宣傳教育覆蓋面,把“法律進鄉村”與“脫貧攻堅”融合起來。三是做實法治服務,打造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群眾解答法律咨詢,上門辦理公證,化解矛盾糾紛,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截至目前,蒼溪縣先后組織開展“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主題宣傳活動2300余場次,發放憲法文本11萬余冊。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普法宣傳400余場次。
法治政府創建為‘法治蒼溪’建設積累了諸多經驗,有力豐富了全面依法治縣實踐。蒼溪縣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對標對表司法部創建指導意見,認真學習各地法治政府建設好經驗好做法,全面完成各項創建任務,確保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