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巴州區司法局】“333調解法”試點打造省級“楓橋式司法所”

        來源:巴州區司法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5-29 17:47:58

        巴州區司法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一所一特色”工作思路,創新探索訪調對接“333調解法”,積極爭創全省首批“楓橋式司法所”。

        搭建“三化”協作平臺。運作實體化,借力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整合資源、拓展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效能,推動訪調對接實體化運作。對接常態化,建立雙向溝通機制,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電話、微信等即時聯絡方式,加強交流,通過常態化聯絡推動對接工作。管理規范化,落實專人負責,實現案件分流轉辦、對接協調、跟蹤督導、立卷歸檔,確保件件落到實處。

        推行“三診”工作方法。根據群眾的法律需求,組織法律顧問第一時間介入,分析矛盾癥結,實行“預診”;對信訪人在訴求中所反映依法可以通過人民調解處置的矛盾糾紛進行“分診”;對疑難復雜、重大敏感案件,組織多部門專家進行“會診”。

        建立“三一”工作機制。聯合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矛盾糾紛排查,共享排查成果,打造動態排查“一張網”;通過集中會商、溝通信息、互通情況等方式分析苗頭傾向,預測發展趨勢,提出對策建議,串起分析研判“一條線”;建立聯動聯調機制,強化初信初訪調解;做好重信重訪治理,因案施策,依法化解,部署預防調解“一盤棋”。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黄冈市| 金川县| 精河县| 宁化县| 五原县| 同心县| 彩票| 铁力市| 察哈| 苏尼特右旗| 大新县| 云安县| 富民县| 成安县| 汽车| 雅江县| 同仁县| 施秉县| 柳江县| 运城市| 康马县| 洛川县| 南宁市| 印江| 定边县| 奈曼旗| 会泽县| 邢台县| 漳平市| 丹棱县| 虹口区| 彩票| 伊春市| 响水县| 庆云县| 景洪市| 安岳县| 乌兰县| 洛隆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