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巴中市實驗小學舉行數學學科大教研活動,聚焦“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實踐,通過課例展示、深度研討與AI賦能教學展望三個維度,探索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育新路徑。
本次教研以一年級數學課堂為主陣地,張鑫老師執教的《大小比較》示范課成為研討焦點。課堂以“拯救博多”動畫情境導入,通過沉浸式故事情境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在核心問題“如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驅動下,教師創新設計多層次探究活動:從擺小棒、撥計數器的具象操作,到小組討論中的思維碰撞,構建起“實踐感知——表象建立——抽象概括”的認知階梯。 課后研討環節,教研組以“三階評課法”展開專業對話。初級觀察聚焦教學細節,關注學具操作時長與思維進階的適配度;中級分析著眼教學設計,對問題鏈的邏輯關聯性提出優化建議;高級研討則上升到方法論層面,針對“數感培養的階段性特征”展開跨年級經驗共享。楊智校長在總結中強調:"這堂課成功構建了情境——問題——活動——應用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為低段概念教學提供了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研討環節,楊智校長提出"AI+教研+教學"研學理念,倡導教師團隊積極擁抱新的教學方式的變化,深度挖掘人工智能的潛力,借助AI技術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優化,打造更優質、更高效的數學課堂,為學生帶來更具吸引力和啟發性的學習體驗。 本次教研活動通過課例展示、深度研討與AI賦能的立體化探索,成功構建低段數學"情境——問題——活動——應用"教學模式。實驗小學將持續推進"AI+教育"融合創新,以技術賦能,為發展學生數感與思維品質開辟新路徑,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