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推動交通設施建設夯實融入經濟圈產業鏈的基礎

        來源: 作者:市交通運輸局 發布時間:2020-08-24 12:52:43

                               

        在巴中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目標定位中,首先著眼于“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我市實施第三輪交通大會戰以來,全市的交通基礎條件有了顯著提升,“空、鐵、高”齊頭并進,對外大通道、市域主干道、區域內循環、樞紐站場體系等方面的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在此情況下,市委為何繼續將大力推動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各項重點工作中極為優先的位置?其中有何現實意義和戰略考量?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田清旺認為,“門戶樞紐”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經濟樞紐。市委決策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推進“門戶樞紐”,就是抓住省委對巴中定位的機遇,用便捷的交通來縮短到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從而成為完整產業鏈的環節,最終達到真正地融入雙城經濟圈。

        1 建設“門戶樞紐”,需要更便捷高效的交通網絡支撐

        《中共巴中市委關于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中,明確了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這既是省委對巴中區域定位機遇的把握,也是巴中立足于市情,對未來發展的支撐性、基礎性的工作。

        建地設市以來的27年里,巴中在交通建設領域的腳步永不停歇,經過前兩輪交通大會戰,特別是2017年底,市委實施以“6631”為藍圖的第三輪交通大會戰,吹響了建設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的集結號。目前,巴中境內的高速公路已達8條,空中航線已開通10條,漢巴南鐵路在建,巴中的大通道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作為成渝地區連接關天經濟區、延展輻射大西北的重要節點,巴中對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打下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按照省委的布局,聚焦“外暢”打通多向出川大通道,構建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運輸通道格局。重慶市委也提出,在“外聯”和“內暢”上雙管齊下,著力暢通多向出渝大通道。地處川渝北向的重要通道和戰略支點的巴中,要成為“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需要更便捷、更高效的交通網絡作為支撐。

        在市委的決定中,對“門戶樞紐”有著清晰的定位,并且對加快建設“門戶樞紐”的路徑,也有著清晰的方向,那就是:依托巴中位于成渝地區北上黃金中軸線的地理優勢,突出南下成渝、北上陜甘,集中力量推進跨區域、城際間戰略性大通道建設,形成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為骨干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加快成為成渝地區北向出川出渝、通達中原、暢抵京津冀、連接“一帶一路”的交通和人流、物流等要素流通的重要門戶樞紐。

        2?拓展大通道,進一步拉近與中心城市的距離

        地處成都、重慶、西安的幾何中心,巴中經過多年的努力,依托日趨完善的高速路網,成功的將到中心城市的交通縮短至約3小時。參照我國三大主要經濟圈(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的輻射效應,離中心城市幾百公里的城市也能有效融入,巴中完全能夠受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帶動和輻射。但是這還不夠,按照經濟圈的一般界定,交通在1小時之內才容易形成有效的經濟交往,否則融入經濟圈完整產業鏈的難度將增加。

        經濟圈是全世界經濟增長極的重要表現。展望世界,基本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圈均是有整片崛起的趨勢,依靠一個或數個中心城市的帶動輻射作用,形成城市集群和經濟體系,促使地區形成完整的經濟體系,成為一個跟其他地方有競爭力并且內部比較趨同和產業協作比較緊密的經濟體系。

        巴中要想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需要降低原材料進入和產品運出的生產成本和交通成本,才能吸引產業入駐。因此,改善交通是基礎,巴中想要融入中心城市的經濟圈,不能單純依靠高速公路,必須大力發展高鐵。根據巴中到成都、重慶的距離,有了高鐵后,巴中就順利進入到1小時經濟圈。

        市委的決定中明確,圍繞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聚焦外暢、內聯,深入實施“第三輪交通大會戰”,集中力量推進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快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

        在拓展外向戰略性大通道方向,我市突出南連北接推進縱向大通道建設,加快建成漢巴南高鐵巴中至南充段,積極推動巴中至漢中段建設;協同爭取銀川—漢中—巴中—南充—重慶高鐵、延安—西安—巴中—廣安—重慶—遵義—百色紅色鐵路納入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新時代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5年);加快巴萬、蒼巴、鎮廣高速公路建設,構建南下成渝、北上陜甘大通道……可以看出,我市為建設“門戶樞紐”而做出的交通改善,主次明確:主要是以高鐵為主,高速為輔,航空作延展,在300公里距離內,高鐵當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有了高鐵,巴中將一舉縮短跟中心城市的空間距離和交通時間,為真正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夯實基礎。

        3 建設物流樞紐,融入經濟圈產業鏈

        “門戶樞紐”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經濟樞紐。大通道改善之后,如果不使之成為經濟樞紐,就會淪為純交通的低收益的“過路經濟”。因此,在改善交通條件的同時,需要大力改善區域內循環和物流條件,讓巴中成為雙城經濟圈全產業鏈的環節。

        所以,就完全能夠理解市委決定的“良苦用心”,即在拓展外向戰略性大通道后,構建高效便捷的區域交通網絡。與毗鄰市協同構建“1小時通勤圈”,爭取規劃實施城際鐵路、跨市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加快建設川陜渝結合部物流樞紐。著眼構建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現代物流體系,依托交通主干線和產業布局,優化現代物流綜合運輸體系和現代商貿流通網絡體系。

        如果真正成為雙城經濟圈產業鏈的環節,巴中將享受到大經濟圈在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巨大的帶動效應,巴中的農特產品將可更快速地進入區域內廣闊的市場。因此,大力推動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必須大力改善巴中的物流產業,助力巴中真正從產業上融入雙城經濟圈,帶動巴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責任編輯:楊海燕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肇州县| 墨竹工卡县| 贵溪市| 仙游县| 太湖县| 阳原县| 蓬溪县| 本溪市| 辽宁省| 鄱阳县| 吉安市| 罗源县| 邻水| 赫章县| 凯里市| 恩施市| 微山县| 常熟市| 罗城| 潮州市| 许昌市| 婺源县| 尚志市| 万山特区| 崇州市| 淳安县| 马关县| 建德市| 开江县| 平遥县| 古田县| 永胜县| 长治市| 渑池县| 囊谦县| 保定市| 高阳县| 苏尼特右旗| 齐河县|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