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中市科技局、巴州區教科體局來到位于清江鎮巾字村的巴州區中藥材現代產業園,及時送上科技服務。向園區技術管理人員介紹中藥材品種的市場價值、發展前景、藥用功效和生長習性,重點講解了枳殼、丹參、虎杖、板藍根等10種道地藥材品種的栽培管理技術,強調要把好育苗棚早晚管理、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環節。米亞東、李長師等特派員現場示范講解了金銀花扦插和嫁接技術。
“如何做好開廂作壟、修枝整形、肥水灌溉?”在巴中大水牛農業枳殼種植示范基地,特派員謝容、曾建與種植戶面對面交流、現場示范,種植戶很快掌握了“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等修枝技術要領。針對基地種植枳殼黃葉問題,特派員們現場把脈、分析病因,提出了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技術指導結束后,市、區科技人員宣講了科技項目申報實施、創新創業有關政策,發放《科學種養實用技術》《中藥材產業技術》等技術資料300余冊。
根據國、省部署,巴中市今年共建立25支產業科技特派團,聘任200余名特派員“三進”開展技術服務。巴州區圍繞中藥材、茶葉、有機果蔬、生態養殖等特色支柱產業建立5支特派團,聘任25名特派員到重點園區、企業和貧困村“坐診”,提供科技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創新創業等6項基礎服務和項目規劃實施、產品研發、品牌策劃等5項特色服務,解決技術難題28個,培訓基層技術人員和種養大戶、貧困村勞動力5000人次,同時,還組織300名科技扶貧在線平臺專家線上指導,解決產業技術咨詢4405條。巴州區“線上、線下”齊發力,服務惠及68家涉農企業、專合社、種養大戶及55個貧困村265戶貧困戶,帶動1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產值550萬元和貧困村勞動力就業500人,實現科學實用技術推廣、農業技術服務指導、創新創業示范帶動在貧困村和產業集中點位全覆蓋,有力助推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