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達州市大竹縣中華鎮為深入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法典、學習法典、運用法典的良好氛圍,組織全體機關干部、村(社區)干部共計80余人集中學習宣傳了《民法典》 。
專題學習由鎮黨委副書記張婧領學,她就《民法典》的重大意義、編纂歷程、鮮明特色、核心要義,以及打開《民法典》 的方式等進行了解讀。號召大家結合職能職責,準確把握 《民法典》的基本內容,學懂悟透,切實做好《民法典》 的宣傳普及工作。
學習會上,鎮長李宏偉指出,《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用以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的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學習宣傳好《民法典》,能切實保護公民權利,為解決基層民事糾紛提供法治保障,是做好基層工作的有力法寶。
會議要求,全體干部要充分認識 《民法典》頒布的重大意義,持續深入學習宣傳和運用 《民法典》。把學習宣傳《民法典》 作為“七五”普法驗收之年的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微信群和“村村通”等媒介,結合入戶走訪、理論宣講團、法律服務巡回團宣講等方式,推動《民法典》 精神和內容家喻戶曉、深入民心。
通過學習,大家紛紛表示,《民法典》 內容豐富實用,與我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基層干部,要抽出更多時間學懂弄通、用好 《民法典》,用法治思維破解工作難題,切實提高運用《民法典》 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能力。(王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