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酒城瀘州,大街小巷車水馬龍,宛如靈動的脈絡,市民們悠然漫步,洋溢著滿足與愜意,一幅平安祥和的景象映入眼簾……在這一片平安祥和景象的背后,有著瀘州“政法人”默默耕耘的身影。
2024年,在瀘州市委的堅強引領下,全市政法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忠實履行政法職能、全力服務中心大局,不斷推動全市政法工作持續走在全省前列,進一步實現了人民群眾對平安滿意度、對法治獲得感的穩步提升。
過去一年里,瀘州承辦了全省“一站式”解紛現場會;出臺了全省首部“基層治理”領域地方性法規——《瀘州市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最高檢組織的全國人大代表視察檢察工作等重大會議活動,市中院獲得全省中級法院“院長大比武”執行攻堅競賽第一名,市公安局獲評全省市(州)公安工作綜合成效突出集體;公安、司法、信訪均在今年年初省級各條線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全市政法工作綜合成效突出……
一系列亮眼成績是瀘州政法系統在砥礪前行中收獲的豐碩成果,為瀘州政法事業發展長卷上繪就了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強化政治引領鍛造過硬政法鐵軍
瀘州始終將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置于核心位置,把政治引領作為鍛造高素質政法鐵軍的關鍵舉措,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筑牢政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持續強化思想引領,積極完善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的長效機制,通過分層分類開展政治輪訓,充分利用“政法干警同上一堂課”這一平臺,創新性開發“四渡赤水”紅色法治文化專題黨課,讓廣大政法干警在沉浸式學習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將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融入血脈。同時,常態化開展貫徹政法工作條例自查評估,并對3家政法單位開展政治督察,確保政法工作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行。
召開7次全委會研究貫完善要情報送、督辦落實等工作機制,凝聚政法合力,共同推動指示要求在全市政法系統落地落實。主動向市委請示報告政法重大事項73次,確保瀘州政法工作始終置于市委的領導之下。
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更好發揮政法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推進管黨治警工作清單化、監督任務具體化,拍攝本土警示教育片《警·戒》,引領干警筑牢內心防線。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精心籌辦第五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活動,在市委大力支持下,政法干警激勵保障機制不斷完善。
以“精耕細作”繪就平安幸福底色
著眼統籌發展和安全、服務保障中心大局,全市堅持以貫徹落實維穩責任制為主線,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關鍵,全領域、全周期、全要素塑造主動創穩新格局。樹牢風險評估源頭防線,對235個重大決策進行備案審查,做到全程跟蹤、審慎施策,保障一批重大項目順利落地實施,有力確保全市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持續加強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重拳推進打擊整治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等專項行動,全市刑事立案數、破案數、移送起訴數連續五年“一降兩升”,長江水域治安秩序保持良好。縱深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接受中央督導組實地督導,彭某某等人黑社會性質案被評為全省常態化掃黑除惡十大典型案例。持續深化命案防控三年攻堅行動,全年全市發生命案數同比下降26.9%。
矛盾糾紛化解能力是檢驗平安建設成效的一把“尺子”。這一年,全市推動7個區縣、77%的鎮街建成“一站式”解紛平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創新建成“一站式”解紛信息系統,賦能基層高效化解糾紛1.2萬件,平均解紛時限縮短7天以上,基層“糾紛全量匯聚、化解全鏈閉環、風險全程管控”能力顯著提升。隨著“一站式”解紛在瀘州的深入實踐,實現了信訪總量、法院受理案件、行政訴訟案件、重復警情和“民轉刑”案件“五個下降”。
2024年7月29日,《瀘州市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批準,于當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新修訂的《立法法》賦予設區的市“基層治理”立法權限后,我省首部“基層治理”領域的地方性法規,推動了黨的基層組織體系與網格服務體系同頻共振,構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夯實基層平安基礎提供了制度保障。
法治護航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一年,瀘州市持續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全面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入開展政法系統“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明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等六個專項行動17項具體任務。通過召開全委會、聯席會議、中期評估、下沉指導、帶案進企業等方式,助推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聚焦全市拼經濟、搞建設重大部署,完善重大項目法治服務和群眾工作“雙專班”機制,助力渝昆高鐵川渝段等項目建成投用;開展重點產業全鏈法治護航行動,依法為酒類企業挽損2.2億元;拓展瀘永江政法系統“總對總”合作,探索跨省市交叉評查案件108起,助推區域發展協同化。聚焦市場主體關心關切,建立政法領導干部“帶案進企、送法護企”工作機制,多元解紛效率同比提升50%,“一瀘檢查”壓縮涉企檢查47%,“執破融合”壓縮審結時間15.4%,“執行110”推動執行到位率提升25.2%。
此外,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治本之策,瀘州市深入實施酒城法治能級提升行動,產法協同示范區初見成效,兩次省級現場會先后到示范區實地考察,建設經驗入選中央依法治國辦《市縣法治建設案例選編》。
深化改革創新推動智慧政法升級
“電子勸導員”系統是瀘州公安針對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問題研發推廣的創新舉措,通過大數據、AI等核心技術,重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體系,有效提升交通管理效率。這是瀘州政法工作智慧化推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瀘州政法系統持續以科技助力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先后有12項改革經驗在全省交流推廣,其中鄉村“AI交警”更是成為全國公安交管探索提升新質戰斗力的樣板,展現了瀘州在智慧政法建設中的領先地位。
為進一步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全市以智慧建設為抓手,創新搭建了平安酒城數治平臺,推進影響全市平安穩定突出問題的整治和整改落實。平安酒城風險態勢分析系統成功入選全國黨委系統數據資源治理試點,并作為全國唯一的政法應用場景,彰顯了瀘州在數據治理領域的創新實力。此外,“納安綜治一體化平臺”榮獲第五屆數字四川創新大賽數字政法賽道“十佳案例”,進一步體現了瀘州在數字化治理方面的突出成效。
此外,通過項目化推進辦案質效提升,法院開展“司法為民再深化”行動,檢察系統完成首輪“三化”建設,公安機關深化“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司法行政機關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全市執法司法規范化水平顯著提升。同時,持續完善府院、府檢聯席會議機制,實現市縣兩級行政爭議調解中心全覆蓋,行政爭議案件調解成功率同比上升11%,順利通過中央依法治國辦實地督察。
在法律服務方面,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務獲評全國先進。值得一提的是,瀘州成為全省首個同時具備法律行業三類(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全部建成的市州。“瀘小法”、納愛·紐扣課堂教育基地分別入選首屆“四川十大經典法治IP”和“十大特色法治陣地”,為法治文化建設樹立了標桿,智慧化、專業化、規范化的多維度推進,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回首2024年,瀘州政法系統步履鏗鏘、成績斐然,展望未來,瀘州政法將繼續秉持初心,以更高昂的斗志、更務實的舉措,持續夯實平安根基、提升法治效能,為瀘州的繁榮穩定保駕護航,續寫政法事業發展的璀璨新篇,讓法治之光在酒城大地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