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明媚,峨眉山旅游環保法庭院子里的老桉樹長出了新葉,光影斑駁下,“桉樹之下”法治驛站今天好熱鬧,這里正在進行一場“以案講法+多元調解”活動。
峨眉山市法院堅持“普法+調解”雙向發力,以常態化普法提升群眾法治意識,以多元化調解促推糾紛化解,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面對轄區內常見的農村土地承包征收補償分配糾紛,峨眉山旅游環保法庭的法官們通過“以案講法”與“多元調解”相結合的創新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
“有事來調解,我們在桉樹下消消氣,心平氣和地把話擺開。”
于是這天的“桉樹之下”法治驛站,既是案件調解的第一現場,更是以案說法的露天講堂。承辦法官整合了前期轄區內處理的類似案件,先通過案例講解的方式,為村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同時,承辦法官特別邀請了3名政協委員、2名鄉鎮政法委員現場參與調解,依托其“地熟、人熟、事熟”的優勢,法官與政協委員、政法委員們一道,從“法、理、情”的角度出發,為村民們分析利弊、打開心結,最終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峨眉山市法院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推動建立多途徑、全方位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促推矛盾糾紛實質化解,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